-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
PAGE
PAGE18
我国缓刑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录
TOC\o1-3\h\u4341摘要 1
20293一、我国缓刑制度的现状 2
16972(一)适用缓刑较多的几种罪名 2
27527(二)适用缓刑与罚金刑挂钩 2
1107(三)适用缓刑与对未成年犯比较普遍 3
27168二、我国缓刑制度现存的问题 3
7958(一)缓刑适用条件的问题 3
10317(二)缓刑适用程序的问题 4
171031.缺少透明度 4
14172.缺乏有效的法律监管 4
103783.缺少检察院、公安部门的主体话语权和群众的积极参与权 4
22565(三)缓刑考察制度的问题 4
125241.监督检查的机构不完善 5
70422.交付监管的脱节 5
148333.现有的考核方式不符合新形势 5
19778三、完善我国缓刑制度的对策建议 5
27619(一)缓刑适用条件的完善 5
227701.缓刑的情况必须详尽、清楚、明确 5
324812.明确必须应用缓罪和不能应用缓罪的行为,从而有法可依 7
117593.支持、鼓励法官依法适用缓刑 7
17827(二)缓刑适用程序的完善 8
147491.增加了缓刑案例的透明度 8
285152.采取有效监督制约的机制 8
41323.增设缓刑听证机制 8
16918(三)缓刑考察制度的完善 10
82741.设立监管考评机构 10
223562.强化政府对缓刑执行的监管 10
295273.建立健全与移交实施的相衔接管理机制 10
311424.在缓刑犯居住地实行社会公示 11
162305.设立考核合作激励机制 11
27916结束语 12
3220致谢 13
1280参考文献 14
PAGE
PAGE18
摘要
缓刑作为一种处罚方式,宣判后不执行实际刑罚,并移交社区矫正机构执行,缓刑方式是在宣判时不执行原判,但并不意味着原判刑罚就没有不再执行的可能。如果违反相关规定,仍会收监执行。这种刑罚执行方式反映了一种宽大的刑事政策,并敦促他们进行自我改造,以防止再次犯罪,维护社会稳定,我国现行缓刑制度是一项独具特色的刑罚制度,在适用和执行上存在诸多问题。一些实质性制度往往没有落实到位,这违背了立法者的初衷。缓刑制度的建立只是刑罚执行的一种人性化方式。该文着力阐明中国实行缓刑制的现状及在适用上、考察监督中出现的各种情况与缺点,涉及立法的严肃性与裁判的合理性。根据当前缓刑立法已出现的情况,在缓刑的适用标准、适用程序以及审查监督制度等方面提供合理成熟的意见,合理地控制对缓刑的滥用,将缓刑的作用发挥起来。
关键词:缓刑制度现状;适用条件;适用程序;考察监督
我国缓刑制度的现状
缓刑机制是中国一种独特的犯罪机制,也是一种主要的人权机制,它反映了中国刑事处罚与宽大有机地结合、惩戒和教化相结合的原则,对中国刑事实践发生了重大影响。近年来,中国全国人民法院在对公诉案件审判时适用缓刑的比率也逐渐提高,据北京某市人民法院数据:2018年缓刑适用人员与审判人数的比率约为8%,2020年则为15%,2021年为31%,但如此的迅速增加比率,未免有滥用之嫌。
适用缓刑较多的几种罪名
第一,职务犯罪。据统计,在恩平法庭对这些案子的裁决中,百分之九十的判决都适用了缓刑。
第二,道路交通肇事罪。道路上交通运输肇罪刑事属过失犯罪,由于大部分罪犯主观恶性程度较小,但在作案后又能按时报案、积极救助被害人家庭并补偿其损失,且存在着明显的忏悔表现,因此适用缓刑并没有影响社会关系,还能够保障被害人家人的经济权益和社会安定,在宣判后群众认可度最高,占缓刑罪名数量的百分之二十五。
第三,对于故意伤害罪,缓刑适用度也很高,因为法官在作出裁定时,必须同民事赔偿相关,从而决定了如何去运用缓刑。
第四,当其它的侵害财物犯罪,比如犯盗窃罪等侵害财物罪的被害人,所偷得的数量没有达到巨大时,法庭上是经常会有裁定缓刑的。
适用缓刑与罚金刑挂钩
罚金刑是人民法院判决罪犯向国家支付相当数量金钱的量刑手段,它本身与适用缓刑没有必然的关系,但许多审查人以罚款的数量多少和到位数为判断适用缓刑的标准。有时还会误导某些不合理使用的人觉得违规违纪没关系,只要交钱就不会坐牢,形成恶劣的社会效果。主要是因为当地财力不好,法院通过罚款上交后归还使用以解决资金不足问题。
适用缓刑与对未成年犯比较普遍
2021年上半年,对少年犯实施缓罪的案例已经达到了未成年犯罪案件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完整范文-我国合同法定解除权制度的缺陷及完善研究.doc
- 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完整范文-我国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研究.doc
- 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完整范文-我国军人民事权利保护的立法完善研究.doc
- 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完整范文-我国民间借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oc
- 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完整范文-我国民事执行和解协议司法审查制度研究.doc
- 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完整范文-我国民事执行和解协议违约救济机制的研究.doc
- 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完整范文-我国民事执行和解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doc
- 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完整范文-我国人民调解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oc
- 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完整范文-我国司法鉴定人制度研究.doc
- 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完整范文-我国网络犯罪的成因及对策研究.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