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附件九:空客公司的成长之道及前景展望.docx

附件九:空客公司的成长之道及前景展望.docx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附件九

空客公司的成长之道及前景展望

2

1.空客建立背景及发展历程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世界民航运输业的大玩家主要是美国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麦道公司和波音公司。当时它们都已有了几十年的长足发展,但欧洲还没有一个制造商能设计或制造一种飞机在世界范围与美国的产品进行有效的竞争,世界航空市场处于一种美国人垄断的格局。出于对付美国航空工业对欧洲市场的侵占的考虑,法国和德国的政治家们认为,欧洲要想在民机市场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就必须进行联合,即通过克服国家间的分歧和国内有限的市场,分担昂贵的研制费用,减少研制风险,共享资源和扩张财力,合作开发更大的市场份额。

在此背景下,1970年12月,一个以项目为基础的经济利益联合体产生了——空中客车工业公司,它是一家集法国、德国、以及后来加盟的西班牙与英国公司为一体的欧洲航空工业集团。自问世以来,空客公司走过了一条并非直线上升的发展道路。直至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空客都表现得相当的沉寂。但近20年来,空客公司历经调整,敢于冒险和创新,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业绩。1976年,波音公司的产品在世界市场的份额为97%,空客仅为3%;时至2002年,上述数字已分别改写为56%和44%。

1.1A300

创建之初,摆在空客面前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成功。各成员国经过多方论证和调研,最终决定销售250座的双通道双发喷气机A300——成为当时世界大型客机中唯一的一种双发双通道宽体客机。在A300计划确定之后,各国又达成了伙伴及分包商工作量分配协议:法国38%,德国31%,英国10%,荷兰3%,西班牙2%,由于采用美国发动机及大量的机载设备,于是美国也占到了16%。A300项目的上马意味着在与波音的“空中格斗”中,空客迈出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第一步。

虽然A300在市场上没有直接的竞争对手,而且市场预测表明需要大量的双发飞机,但是当它推出时仍早了3年。1973年的经济衰退对空客来说更是雪上加霜。1974年3月只售出20架飞机,对其预计的盈亏平衡点360架而言,这一数字离目标真是遥遥无期;年底除了法国航空公司、德国汉莎公司和韩国航空公司外,再也没有其他客户。德国政府开始对费用上涨而导致很少能取得收益的这一项目越来越关切,但是法国政府依然对该项目毫不动摇;最终法国政府坚持的

3

态度和“空中客车”对德国飞机工业日益增加的重要性最终说服德国政府批准全部开工。在70年代中期通货膨胀的严峻考验下,政府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使得A300度过了难关。1975年空客冲出了国内市场,获得了印度航空公司和南非航空公司的订货。这一年A300的销量超过了DC-10和L-1011的总和。空客达到了比任何美国竞争者都处于明显领先的地位。

但是空客的目标并不在于此,他要打入美国市场。因为美国市场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而且也是最具影响力的市场,只要打入航空工业的腹地,世界上其他航空公司的订单就会随之而至。为了达到此目的——在向美国东方航空公司销售飞机时,空客使用了一种新奇的销售方式“先飞后买”和富有创新性的财政机制即为客户提供货款。当时与空客关系最密切的莱昂内兹信贷银行和德雷斯德纳银行以出口信贷的方式为东航提供了2.5亿美元;空客自己则拿出了9600万美元作为贷款;为空客供应发动机的通用电气公司也提供了4500万美元。于是继彗星飞机和扬帆飞机打入美国市场20年后,欧洲飞机又重新得以出口美国。这一创举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2A310

70年代中期,空客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200-220座的A310。因为空客意识到只生产单一品种产品的飞机制造商在商业上是一种耻辱,况且要想在市场上持久站稳,就必须努力赶上波音和麦道公司生产一系列飞机。因为从航空公司角度出发,获得通用性降低运营成本是购买飞机时所需考虑的重要因素;而拥有一系列飞机家族就能在通用性、经济性和可靠性方面获得绝对优势。

70年代末期,空客及时地抓住了A310进入市场的最佳机遇。1978年春天,中东日益加剧的混乱状态使燃油价格猛涨,市场上急需一种容量大、省油的客机,当时只有双发的A300满足这一要求,于是订单猛增。到1979年底,32架航空公司的订单已增加到256架。空客利用具有前瞻性的设计和制造优势——A300正是作为一种能够生产成几种不同型号的飞机被设计出来的——迅速推出直接与757和767竞争的A310,进一步稳固了自己的地位。

同时,A310的推出也得益于英国的加入,它给A310的生产带来了资金,增强了生产能力。众所周知

文档评论(0)

137****313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