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陪裴使君登岳阳楼》含答案.docx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陪裴使君登岳阳楼》含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陪裴使君登岳阳楼》含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7~8题。

陪裴使君登岳阳楼

杜甫

湖阔兼云雾,楼孤属晚晴。

礼加徐孺子,诗接谢宣城①。

雪岸丛梅发,春泥百草生。

敢违渔父问②,从此更南征③。

[注]①谢宣城:谢朓,南朝齐诗人,并善辞赋和散文。《南齐书·谢朓传》中记载:(谢脁)除秘书丞,未拜,仍转中书郎,出为宣城太守。②引自《渔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渔父见而问之。”③引自《离骚》:“济沅湘以南征兮。”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写登岳阳楼见湖阔云涌、楼高晚晴、丛梅并发、春草萌生,可谓阴晴迭换,丰富多彩,但与“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相比,少了宏阔的意境。

B.诗人漂泊流落,在岳阳有人能够盛情礼待于他,因此通过“楼孤属晚晴”中的“晚晴”表达了不再感觉那么孤独,甚至心头还有些许暖意的慨叹。

C.“诗接”一句写登楼唱和的情形,诗人将裴使君比作南朝诗人谢宣城,既表现了作者对裴使君的赞誉之情,也由此可知裴使君具有文人的风采雅兴。

D.本诗为五言律诗,用韵工整。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紧密关联,用典和想象的手法运用为诗歌增色不少。全诗情感基调压抑低沉,意旨表达含蓄内敛。

★8.本诗的主要写作目的是什么?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有人认为杜甫《登岳阳楼》的思想境界远远超越本诗,试结合诗句举一个例子,并做分析。

7.D[解析]D项,“情感基调压抑低沉”错误。裴使君对杜甫礼遇款待,一同登楼共赏湖光山色。此时此刻,杜甫心情愉悦中透着激动。而杜甫到岳阳对裴使君来说,也是十分高兴的事。本诗情感基调高亢激昂,作者对此行是持乐观的态度的,心中满怀期待。

8.①作者的主要写作目的:渴望得到裴使君赏识,能够被收留与重用。诗人将裴使君比作礼贤下士的陈蕃,自比徐孺子,运用渔父问屈原的典故,对自己能被收留和重用心存希望。②思想境界:本诗表达了自己受到礼遇的喜悦之情。诗人来到岳阳受到当地使君的接待,登楼赏景,充满喜悦。而《登岳阳楼》除了表达老来贫病漂泊的苍凉落寞之叹,更表达了不忘边关战事的忧国忧民情怀,如“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解析]诗歌的颔联写“礼加徐孺子”,意思是裴使君把“我”当徐孺子那样对待,礼遇有加,诗人将裴使君比作礼贤下士的陈蕃,把自己比作徐孺子。尾联写“敢违渔父问,从此更南征”,意思是“我”哪敢违背渔父的询问呢?“我”从此就要更改原来的念头,不再像屈原那样去南行。运用渔父问屈原的典故,表达希望自己能被裴使君收留和重用。作者的写作目的是渴望得到裴使君赏识,能够被收留与重用。本诗是写作者来到岳阳,受到当地使君的接待,陪裴使君一同登楼共赏湖光山色,并且借陈蕃礼遇徐孺子的典故表达对裴使君礼贤下士的感激,借谢朓的典故表现裴使君才华横溢,对其赞美之情溢于言表。运用渔父问屈原的典故,对自己能被收留和重用心存希望,表达了自己受到礼遇的喜悦之情。而杜甫的《登岳阳楼》中尾联“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由老来贫病漂泊的苍凉落寞上升到对国家边关战事的担忧,体现的是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所以从境界上来看,杜甫《登岳阳楼》的思想境界远远超越本诗。

文档评论(0)

186****127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