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陕西省工程建设标准
建筑隔震工程柔性管道应用技术规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ApplicationofFlexiblePipelinesinSeismicIsolationBuildingEngineerings
(征求意见稿)
《建筑隔震工程柔性管道应用技术规程》编制组
2025年1月
1
前 言
根据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24年
度工程建设标准制定计划的通知》(陕建标发[2024]1007号)要求,指南编制组
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内外标准,结合陕西实际,在广泛
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与符号;3.基本规定;4.技术
性能;5.隔震柔性管道设计与构造;6.检验规则和方法;7.施工、验收和维护。
本指南由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归口管理,陕西省建设标准设计站负
责日常管理,陕西建工控股集团未来城市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
解释。在执行本指南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反馈至陕西建工控股集团未来城
市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交大创新港校区19-4095,邮
政编码:710115,电话:029电子邮箱:1120500710@)。
本标准主编单位: 陕西建工控股集团未来城市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编单位: 西部建筑抗震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西北设计院有限公司
中联西北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陕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西安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陕西同济土木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陕西省抗震防灾协会
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陕西永安减震科技有限公司
济通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田鹏刚孙众志管庆松陶毅卢俊龙边兆伟潘宏马振霄郑楠辛力刘挺张俊利
2
代长恩王佳佳万耀斌唐福平李剑李政贠作义田建勃徐汉文成浩刘林熊超王争利蒙晓洁王鹏洲李谊杨汶杰张兴白立辉王晓军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
3
目
次
1
总则.....................................................................................................................
1
2
术语与符号.............................................................................................................
2
2.1
术语..............................................................................................................
2
2.2
符号..............................................................................................................
2
3
基本规定.................................................................................................................
4
4
技术性能.................................................................................................................
5
4.1
一般规定......................................................................................................
5
4.2
波纹柔性节..................................................................................................
5
4.3
隔震金属软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