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端午节的手抄报内容大全简单(实用).docxVIP

端午节的手抄报内容大全简单(实用).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1-

端午节的手抄报内容大全简单(实用)

一、端午节简介

(1)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源于古代的祭祀活动。据《史记》记载,端午节最早起源于战国时期,与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有关。端午节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庆祝,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民俗底蕴。端午节期间,人们通过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佩戴香囊等形式,来纪念屈原,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2)端午节的传说中,屈原投江自尽,以身殉国,以身殉道,成为忠臣义士的典范。为了防止鱼虾啃食屈原的遗体,人们将粽子投入江中,以此喂鱼,同时划船寻找屈原的遗体。这种习俗逐渐演变为赛龙舟,成为端午节最具代表性的活动之一。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民间传说和习俗,如“五毒”的说法,认为五月初五是毒虫出没之时,因此要采取各种措施来避邪。

(3)在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都会制作粽子,这是端午节最具特色的食物之一。粽子有多种馅料,有豆沙、红枣、咸蛋黄等,形状各异,有三角、方形、长条等。粽子的包裹方式也有讲究,要用竹叶或苇叶将糯米和馅料包裹成三角形或四角形。除了吃粽子,端午节还有挂艾草、佩戴香囊等习俗。艾草被认为具有驱邪避疫的功效,而香囊则寓意着平安和健康。端午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遗产。

二、端午节习俗

(1)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丰富多彩,其中赛龙舟是最具特色的活动之一。赛龙舟起源于战国时期,相传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全国各地都会举行盛大的龙舟比赛。龙舟长约20米,由20至30名划手组成,他们身穿节日盛装,齐心协力地划动着船桨。龙舟比赛通常在宽阔的江河上进行,两岸观众欢呼雀跃,热闹非凡。赛龙舟不仅是一项体育竞技,更是一种文化传承,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奋发向前的精神。

(2)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之一。粽子是用糯米和各种馅料包裹在竹叶或苇叶中蒸煮而成,形状多样,有三角、长方形、菱形等。粽子的馅料丰富,有豆沙、红枣、咸蛋黄、猪肉等,口感鲜美。端午节吃粽子,寓意着纪念屈原,同时也象征着避邪驱疫、祈求平安。制作粽子是一项复杂的工艺,需要精心挑选食材、调味和包裹。在端午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制作粽子,相互赠送,共同分享这份节日的喜悦。

(3)除了赛龙舟和吃粽子,端午节还有许多其他习俗。挂艾草和菖蒲是其中之一。艾草和菖蒲被认为具有驱邪避疫的功效,因此在端午节期间,人们会在门上挂上艾草和菖蒲,以祈求家人健康平安。此外,还有佩戴香囊的习俗,香囊是用五色线编织而成,内装有香料,佩戴在身上可以驱邪避疫,增添节日气氛。端午节还有“五毒”的说法,人们会在家中放置雄黄酒,用以驱赶毒虫。这些习俗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端午节诗词欣赏

(1)端午节,作为中国古老的节日之一,自古以来便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的笔触。唐代诗人杜甫的《端午》一诗,生动描绘了端午节的景象:“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尽英雄血。”诗中既表达了对屈原忠诚精神的敬佩,也抒发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杜甫在诗中提到的“楚江”,是指屈原投江自尽的地方,通过“楚江空渺渺”这一意象,展现了端午节的历史厚重感和诗人的哀思之情。

(2)宋代词人苏轼的《端午帖》更是将端午节的习俗与诗词巧妙结合:“佳节入诗篇,佳节入诗篇。龙舟竞渡声,艾香飘满船。角粽香犹在,香囊佩未还。此情谁与共,共话旧时闲。”苏轼在这首诗中,不仅描绘了端午节的欢乐场景,如赛龙舟、挂艾草、佩香囊等,还将这些习俗与诗歌创作相联系,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3)清代诗人袁枚的《端午》一诗,则以轻松幽默的笔调描绘了端午节的节日氛围:“粽子香,香满屋。艾叶绿,绿满窗。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角粽香犹在,香囊佩未还。此情谁与共,共话旧时闲。”袁枚在诗中通过对比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与现代生活,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以及对节日氛围的享受。诗中的“粽子香”、“艾叶绿”等意象,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端午节的喜庆氛围中。

四、端午节美食推荐

(1)端午节的传统美食中,粽子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据《中国食品工业年鉴》数据显示,中国粽子市场规模在近年来持续扩大,2019年市场规模已达到200亿元。粽子以其丰富的馅料和独特的风味,深受人们喜爱。以咸蛋黄肉粽为例,其独特的口感和营养价值使其成为粽子市场上的热门选择。据统计,每100克咸蛋黄肉粽含有约300千卡热量,蛋白质含量高达10克,是端午节期间不可或缺的美味佳肴。

(2)除了粽子,端午节的传统美食还有各种特色小吃。如豆沙粽、枣粽、红豆粽等,这些粽子以其甜美的口感受到许多人的喜爱。以豆沙粽为例,其豆沙馅料细腻香甜,糯米软糯,是端午节期间最受欢迎的粽子之一。根据《中国食品工业统计年鉴》数据,豆

文档评论(0)

132****72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