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诗词鉴赏《分析情感内涵》.docxVIP

高考语文复习诗词鉴赏《分析情感内涵》.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复习诗词鉴赏《分析情感内涵》

分析情感内涵

一、明确诗歌情感的类型

思想情感是一首诗歌的灵魂。古代诗歌大致可以分为“喜怒哀思愁”五大情感类型。

类型

释义

喜系列

对壮美山川的赞美与热爱,对历史人物的歌颂,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对征战沙场的无畏,抒发保家卫国的壮志,表达隐居生活的悠闲与宁静,等等

怒系列

对功名权贵的傲视与不屑,对朝廷昏庸的失望与批判,对统治者穷兵黩武的揭露,对官吏贪婪的厌恶,对战争的厌弃,等等

哀系列

对历史人物遭遇的哀叹,对自身命运不幸的哀伤,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对国家离乱的哀叹,等等

思系列

对故土、亲人的思念,对远方朋友的关心与劝慰,等等

愁系列

对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伤感,对无限离愁的忧伤,对时光易逝、人生易老的伤感,对羁旅漂泊的忧愁、仕途失意的苦闷,等等

二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建功

报国

(1)建功立业的渴望,如曹操的《龟虽寿》、陆游的《书愤》。(2)保家卫国的决心,如王昌龄的《从军行》。(3)报国无门的悲伤,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4)山河沦丧的痛苦,如陆游的《示儿》。(5)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6)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如杜甫的《兵车行》。(7)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如屈原的《涉江》。

忧国

伤时

(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如杜牧的《过华清宫》。(2)反映离乱的痛苦,如杜甫的《春望》。(3)同情人民的疾苦,如白居易的《卖炭翁》。(4)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如杜甫的《岁暮》。

贬谪

失意

(1)遭贬后的郁闷、惆怅、失意,如李白的《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2)遭贬后仍不忘为国效力、关注黎民,但又无用武之地的矛盾心理,如屈原的《离骚》。(3)寄情山水、以求解脱的心态,如苏轼的《定风波》。

思乡

怀人

(1)羁旅愁思,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2)思亲念友,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3)闺中怀人,如王昌龄的《闺怨》。

离愁

别绪

(1)依依不舍的留恋,如柳永的《雨霖铃》。(2)情深意长的勉励,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坦陈心志的告白,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生活

杂感

(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如王维的《山居秋暝》、孟浩然的《过故人庄》。(2)昔盛今衰的感慨,如姜夔的《扬州慢》、刘禹锡的《乌衣巷》。(3)借古讽今的情怀,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4)青春易逝的伤感,如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5)仕途失意的苦闷,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6)告慰平生的喜悦,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二、分析诗歌思想情感的途径

1.依据题材初判断,参见前文“题材分类”。

2.知人论世再推敲。

3.依文分析定指向。可从以下角度切入:

(1)情语

抓显性情语和隐性情语。显性情语如“愁”“忆”“思”“孤”“喜”等,多在标题、开头、结尾处;隐性情语如“客”“别”“乡”以及副词“犹”“徒”等,多在写景、叙事中。抓住这些表情感的词语,有助于把握诗歌情感。

(2)景语

通过景物来揣摩作者的情感,如关注景语的特点、关注景语的修饰语等,同时关注景语表达的特殊性。一般来说,诗人往往用什么景语,就表达什么情感,但有时也会借乐景写哀情,借哀景写乐情,故需要结合诗歌中的关键字眼把握情感是“喜”还是“愁”,是“乐”还是“哀”。

(3)典故

①先掌握典故的内涵,然后根据诗歌内容判断,诗人是正用典,还是反用典。

②把握典中情要注意“两面”情感。一是作者对典故中人、事的情感态度,二是作者借此要表达的情感态度。

(4)结尾句

结尾句形式多样,有以景结句、以情结句、以理结句、以问结句等,多有抒发感情、点明主旨等作用。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均以情结句,卒章显志。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以景结情,表达惜别友人的深情。

把握情感变化

在一首诗歌中,作者的情感很多时候会依据时间、空间的变化而变化。那么,如何把握情感的变化呢?

1.从时间上讲,作者的情感往往有今昔与将来的变化。阅读诗歌时,要善于区分不同的时间段,从中品出不同的情感。如离别诗,一般有离别前后两个时间段,离别前是黯然销魂,离别后是思念、祝愿,还有对重逢的期盼。

2.从空间上讲,作者处于不同的地方,面对的是不同的景物,抒发的情感自然也会随之不同。如为“客”,则有羁旅之愁;如登高,则有思乡之苦;等等。

三、把握作者思想情感的“三步骤”

步骤一:抓诗题和注释等,确定题材,感知情感趋向。

步骤二:抓字词,找诗眼,析意象。分析意象时,尤其要关注意象前后的修饰语、动词等。

步骤三:抓诗句——多角度、多层面理解情感。①写景句——抓住景物特点,揣摩含蓄之

文档评论(0)

186****127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