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年)
促织
蒲松龄
【教学目标】
1.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及各种文言现象;
2.如何运用批判性思维理解明清社会的荒谬和小人物的痛苦?读完小说,你对今天的现实理解又有了哪些批判与提升?
3.小说需要冲突,冲突又是怎样发展的呢?蒲松龄在这方面的造诣已达巅峰,学习时要领悟这一点。
4.批判过去能让我们反省现在,虽然“三纲五常”的封建时代早已过去,但今天“领导动动嘴,下属跑断腿”的现象仍然存在,所以,我们该如何改变,是需要借鉴和回答的。
【教学重、难点】
1.掌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及结构特色,理解作品的社会意义
2.理解小说结尾“异史氏曰”一段的论述及其作用
【教学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上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下联: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幅对联写的是谁?他的代表作是什么呢?——蒲松龄《聊斋志异》
从蒲松龄的自勉诗中,我们可以看出蒲松龄在追寻理想和目标时候的刻苦认真和坚持不懈,这样的精神十分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背景介绍
1.作者
蒲松龄(1640~1715),清代著名文学家,山东淄川(今淄博市)蒲家庄人,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出身于一个逐渐没落的地主家庭。从小热衷功名,19岁参加科举考试,连中县、府、道的第一,但此后却屡试不第,挤不进官场。他曾经短期地在江苏扬州府宝应县做过幕宾,大半生都基本上在家乡过着清苦的塾师生活,直到72岁时才补了一个贡生。
蒲松龄和人民接触的机会较多,对统治阶级的种种罪恶有所不满,尤其是对科举制度的不合理深有体验。蒲松龄20岁左右开始创作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40岁左右基本完成,以后不断有所修改和增补,直到死前为止。这部作品是他一生心血的结晶,共有短篇小说431篇,其内容大致有四部分:一、怀着对现实社会的愤懑情绪,揭露、嘲讽贪官污吏、恶霸豪绅贪婪狠毒的嘴脸,譬如《促织》、《席方平》、《商三官》、《向杲》。二、讽刺科举,勾画出考官们昏庸贪婪的面目与考场中营私舞弊,如《司文郎》、《考弊司》、《书痴》等篇。三、歌颂、描绘坚贞、纯洁的爱情及底层妇女、穷书生,有《鸦头》、《细侯》等。《聊斋志异》中相当多狐鬼精灵与人的恋爱故事,颇具浪漫情调,塑造了很多容貌美丽、心灵纯洁的女狐形象,如红玉、婴宁、香玉、青凤、娇娜、莲香等。四、有些短篇是阐释伦理道德的寓意故事,如《画皮》、《劳山道士》等。
“聊斋”是他的书房名,据说他曾在书房外摆摊招待路人以搜集民间故事。“志”即是“记”,“异”指“异闻”。他自言“才非干宝,雅爱搜神,情同黄州,喜人谈鬼,闲则命笔,因以成编。久之,四方同人又以邮筒相寄,因而物以好聚,所积益夥(huǒ,多)。”
“干宝”“搜神”是指干宝及《搜神记》。由东晋时代史学家干宝(?~336)编撰。对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产生了深远影响。
“才非干宝,雅爱搜神”这句话既是蒲松龄的自谦之词,又表现了他在科考不顺的情况下对神鬼之说产生的强烈兴趣。“黄州”此处指北宋时谪居黄州的苏轼。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一“子瞻在黄州及岭表,每日起,不招客相与语,则必出而访客……谈谐放荡,不复为畛畦。有不能谈者,则强之说鬼;或辞无有,则曰姑妄言之。于是闻者无不绝倒,皆尽欢而去”
2.作品
《聊斋志异》收集了大量的民间神话传说并加以加工,书中极大部分以狐仙鬼怪、鱼精花妖为题材,用以讽刺现实,寄托孤愤。正如该书自序所说:“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是悲矣。”(积少成多,我像刘义庆妄续幽冥之录;一面喝酒,一面写作,独自酿成像韩非子的《孤愤》之篇;我将志向就这样寄托于文字中,这是一件让我足够伤怀、伤感的事情。)诚如郭沫若为蒲松龄纪念馆“聊斋堂”写的对联所言:“画人画鬼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促织》是《聊斋志异》中的名篇,作者通过写成名一家被官府逼迫交纳蟋蟀以致倾家荡产,但又终于致富的故事,深刻揭露了封建徭役的残酷,辛辣讽刺“一人飞升,仙及鸡犬”的丑剧,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聊斋志异》是中国文学史上由刘义庆《世说新语》志人志怪小说开创的笔记小说的高峰,成名后出现了一系列仿作,其中尤以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和袁枚的《子不语》最出名。
蒲松龄有意模仿司马迁的《史记》“太史公曰”笔法,在许多篇小说的最后都带上了“异史氏曰”来进行议论。
3.创作背景
这篇小说写的是明代宣德年间,其实大有深意。“宣德治世,宣宗令主…顾以草虫纤物殃民至此耶?抑传闻失实耶?”这是跟作者同时代的诗坛宗师王渔洋写在《聊斋志异》手稿本上的一条评语。王渔洋为什么要强调宣德年间是“治世”,宣宗是“令主”,即“明君”呢?显然他的用意,是要提醒读者读《促织》时要联系眼前的现实。康熙年间正是清代的“盛世”,康熙本人正被目为“英主”。可当时的统治集团和康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0雷雨(节选) 教案 高教版语文基础模块下册.docx
- 11.《种树郭橐驼传》同步练习(含答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
- 11劝学 《荀子》习题(2) 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含答案).docx
- 12.1杠杆画图题专题 同步练习—2025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含解析).docx
- 14.1《促织》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
- 16.1《阿房宫赋》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
- 16.1《六国论》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
- 16.2 二次根式的乘除 知识点分类训练(含答案)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docx
- 18 林黛玉进贾府 教案 2025年高教版语文基础模块下册.doc
- 18 林黛玉进贾府 教案 高教版语文基础模块下册.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