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具有平弯和竖弯特性的空间预应力索的线形难以用解析函数表示01数值计算时,一般用若干连续的空间折线代替空间曲线022、空间预应力索分析2、空间预应力索分析——预应力索线形描述将空间曲线投影到相互垂直的两个平面内,得到两条平面曲线,分别描述两条投影曲线的形状01忽略平弯信息,只描述竖弯信息02直接描述空间曲线信息032、空间预应力索分析——预应力索线形描述曲线几何参数计算2、空间预应力索分析——预应力索线形描述2、空间预应力索分析——预应力索线形描述2、空间预应力索分析——预应力索线形描述2、空间预应力索分析——预应力索线形描述空间预应力索分析——预应力索线形离散在计算分析中,需将空间曲线离散为连续的折线段通过前面的计算得到直线段和圆弧段的定位点,可以分别对直线段和圆弧段进行离散直线段的离散直接用线性内插完成2、空间预应力索分析——预应力索线形离散圆弧段离散——按曲线长度插入2、空间预应力索分析——预应力索线形离散圆弧段离散——按水平长度插入空间预应力索分析——空间曲线的合成平弯及竖弯曲线具有共同的x坐标,求出一条曲线上的定位点在另一条曲线上的对应位置,然后将两个坐标组合,即可得到实际空间曲线坐标点01管道摩阻损失只有在后张法结构出现02摩阻损失由管道偏差损失和曲线管道摩擦损失两部分组成3、管道摩阻损失计算3、管道摩阻损失计算混凝土桥结构理论向天宇西南交通大学桥梁工程系Tel:E-Mail:第九章预应力次内力及预应力等效荷载1、预应力次内力2、空间预应力索分析3、管道摩阻损失计算4、考虑反摩阻的锚具变形、钢束回缩及接缝压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计算5、其他预应力损失6、预应力等效荷载肖汝诚,桥梁结构分析及程序系统,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年11月1、预应力次内力简支梁中的预应力效应荷载产生的弯矩预应力产生的弯矩压力线123654各截面内的总预矩与轴力比值(压弯偏心值)沿梁轴线连接得到的曲线。简支梁中,压力线与预应力筋的重心线重合。简支梁中,预应力产生的弯矩图与预应力筋和梁重心轴之间所包围的面积图相似。预应力产生的截面弯矩定义1、预应力次内力1、预应力次内力荷载产生的弯矩预应力产生的弯矩ey预应力的初力矩定义1预应力产生的截面弯矩简支梁中,预应力产生的弯矩图与预应力筋和梁重心轴之间所包围的面积图相似。2简支梁中,预应力仅产生初力矩预压力Ny与预应力偏心距ey的乘积;与结构体系无关,仅与预应力大小和布置有关。1、预应力次内力1、预应力次内力预应力的初力矩M0预应力的次力矩M’预应力的总力矩My压力线连续梁中,压力线与预应力钢筋的重心线不一定重合。(由于有预应力次弯矩的存在)3214501.两跨连续梁,直线配筋,预应力Ny,偏心e02.取中支点反力Rb为冗余力,将结构等效为简支梁。03.在预应力作用下,结构的初力矩为M0=-Ny*e04.初力矩使得静定结构上挠,跨中处为Δb。05.冗余力Rb使得结构下挠,跨中处为Δb’直线配筋1、预应力次内力求出Rb01根据冗余反力Rb求出预应力次力矩M’02冗余力Rb处的实际位移为零直线配筋031、预应力次内力中支点压力线位置:e/206边支点压力线位置:-e05压力线位置04边支点总预矩:03中支点总预矩:02直线配筋011、预应力次内力1、预应力次内力直线配筋示例力法方程变位系数赘余力总预矩压力线位置1、预应力次内力梁端有偏心矩时的示例1、预应力次内力局部直线配筋示例1、预应力次内力局部曲线配筋示例1、预应力次内力——
线性变换和吻合束直线配筋01总弯矩02改成折线配筋03中支点偏心-ey/2边支点偏心ey04压力线位置05初预矩06去掉中支点变为简支梁071、预应力次内力——
线性变换和吻合束当前结构与直线配筋的总预矩相同。中点变形为零原结构中点处预应力产生的次反力为零原结构没有预应力次内力当前结构初预矩与总预矩相同。1、预应力次内力——
线性变换和吻合束线性转换原则只要保持力筋在超静定结构中的两端位置不变,保持力筋在跨内的形状不变,而只改变力筋在中间支点上的偏心距,则梁内混凝土压力线不变,即总预矩不变。总预应力弯矩连续结构e-Ny*eNy*e/2e3-Ny*e压力线-e/2e1、预应力次内力——
线性变换和吻合束根本原因:改变e在支点中支点处所增加(或减少)的初预矩值,与预加力次力矩的变化值相等,而且两者图形都是线性分布,因此正好抵消线性转换的概念,对预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