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追忆”批评的理论意义与文化价值——以冯镇峦《聊斋志异》评点.pdfVIP

“追忆”批评的理论意义与文化价值——以冯镇峦《聊斋志异》评点.pdf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追忆”批评的理论意义与文化价值——以冯镇峦《聊斋志异》评点--第1页

1引言

中国古代小说评点发轫于宋代,于明清时期达到鼎盛,至清末民初逐渐式微。在此期

间,诗、文、词、曲、戏剧、小说等各种文学样式趋于完备,复古、童心、性灵、神韵、

境界等文艺理论日臻成熟。与此同时,文人知识分子的合法化身份同科举制度的紧张关系

也暴露出来,他们不得不面对自我实现的困境和前所未有的价值焦虑。在这种历史语境中

发展起来的小说评点,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独特形式,其丰富的审美品质及文化内涵

便远远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文学批评。它虽然立足于小说文本,但绝不局限于小说作品,

而是广泛深刻地表征了各种文学样式及理论批评的综合风貌,并蕴含着当时历史条件下评

点者既特殊又普遍的价值理想。于是,当我们试图衡估某部小说评点所具有的价值与意义

时,便应该坚持文学内部研究同外部研究相结合的原则,并找到能够体现这一原则的合适

切入点。

中国古代小说可以分为文言小说和通俗小说两大门类。就小说评点而言,虽然其肇始

——刘辰翁评点《世说新语》为文言小说,但真正促使小说评点达到巅峰的,则是名家对

通俗小说的一系列评点,如金圣叹评点《水浒、传毛宗岗父》子评点《三国演义》、张竹坡

评点《金瓶梅》等。这一现象既体现了文人文学观念的雅俗更迭——正统诗文的地位日渐

衰落,作为野史末流的小说(特别是通俗小说)地位攀升;又与大众趣味及文学商业化倾

向有一定联系。事实上,文言小说与正统诗文的关系远比通俗小说密切,其包含的美学意

蕴、春秋笔法、史传艺术、屈骚精神等也更有待高水平的文人进一步挖掘和阐释。因此,

被誉为文言小说压卷之作的《聊斋志异》一出,即刻风靡天下,吸引了众多学者关注,相

应的评点也应运而生。在诸家评点中,最具有理论意义及文化价值的,当推冯镇峦的《聊

斋志异》评点。

1

“追忆”批评的理论意义与文化价值——以冯镇峦《聊斋志异》评点--第1页

“追忆”批评的理论意义与文化价值——以冯镇峦《聊斋志异》评点--第2页

[1]

[2]

16341711

1655

16871688

先生毕殚精力,始成是书,初就正于渔洋,渔洋欲以百千市其稿。先生坚不与,因加

[3]

评骘而还之。

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时。

2

“追忆”批评的理论意义与文化价值——以冯镇峦《聊斋志异》评点--第2页

“追忆”批评的理论意义与文化价值——以冯镇峦《聊斋志异》评点--第3页

28

文档评论(0)

132****49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