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孟子梁惠王下》含答案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①,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②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选自《孟子·梁惠王下》)
【注】:①雪宫:齐宣王玩乐的郊外别墅。②上:统治者
10.(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或异二者之为()②乐民之乐者()
(2)选出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A.以刀劈狼首B.以伤先帝之明C.以我酌油知之D.以其境过清
1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语段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
B.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
C.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
D.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
12.翻译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
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3.下面对选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作者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B.甲文“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的“进”和“退”分别指“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C.甲文主要运用了描写、抒情两种表达方式。
D.乙文孟子与齐宣王展开讨论,体现了孟子“与民同乐”的思想。
14.【甲】文范仲淹提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是对【乙】文孟子哪一观点的发扬?他们的思想在今天是否还有借鉴意义?请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0.(1)或:或许,也许。乐:以……为乐。
(2)D11.A
12(1)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2)这样做了却不能统治天下的,从来没有过啊。13.C
14.第一问: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第二问:围绕有借鉴意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①句意为: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或:或许,也许;
②句意为:把老百姓的快乐当作他自己的快乐的。乐:意动用法,以……为乐。
(2)例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中的“以”,介词,因为。
A.介词,用;
B.连词,相当于“而”;
C.介词,凭;
D.介词,因为;
故选D。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
“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句意为:他们要是得不到这种快乐,就会非议他们的统治者的。得不到快乐就讲统治者的坏话,固然不对。“人不得”主谓结构,应在“得”后停顿;“则非其上矣”动宾结构,应在“矣”后停顿;“不得而非其上者”偏正结构,应在“者”后停顿;因此,断句为: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重点词语:微:如果没有。斯人:这样的人。谁与归,就是“与谁归”。归:归依。
(2)重点词语:然而:这样,却。王:用如动词,称王。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就是“未有之也”。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C.理解和分析不正确。根据甲文“嗟夫”发语词可知,选文均为议论,没有描写。
故选C。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看法。
第一问
根据【乙】“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可知,结合【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可知,范仲淹提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是对【乙】文孟子“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观点的发扬。
第二问
示例:我认为,有借鉴意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我们这个时代又赋予它新的含义,就是为人民着想,把自己的幸福同人民的幸福连结在一起,为实现人类美好的理想而奋斗。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分愁,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汗流血。体现了一种为天下人谋福利,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和忧国忧民,闪耀着朴素的大公无私的思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规范《DLT1253-2013-电力电缆线路运行规程》.pdf
- 2025浙江缙云县人武部综合保障中心招聘机关辅助人员2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3—危险化学品—【实施2014---】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14.doc
- FD01~02防空地下室电气设计2007年合订本规范图集..pdf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数的认识测试卷试题.doc VIP
- 中国985和211重点大学王牌专业大盘点.docx VIP
- 中小学校校园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工作制度.docx VIP
- 腾讯音乐基于全链路的可观测挑战与解决之道-2024全球运维大会.pdf
- 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练习题.doc
- 钢结构楼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