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自信自强,放飞青春梦想》含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自信自强,放飞青春梦想
周珊珊
①“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一百多年前,李大钊向青年发出召唤。而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广大青年应自信自强,放飞青春梦想,
②自信自强,来自于不怕苦、不怕难的积淀。。任何美好理想,都离不开筚路蓝终、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从湖北襄阳的一名农村青年,到走上“代表通道”的全国人大代表,邮件接发员柴闪闪每一年的建议都与基层劳动者有关;“嫦娥五号”探月取壤的征程上,80后、90后已经成为中坚力量;“奋斗者”号载人深潜团队,平均年龄34岁,最小的成员出生于1995年。从田间地头到科学前沿,从内地到边疆,广大青年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向阳而生,蓬勃发展。
③自信自强,也在于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的历练。回乡奉献、谱写新时代青春之歌的黄文秀;舍小家顾大家、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奔走的张小娟……打赢脱贫攻坚战,创造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离不开青年的倾力奉献,苦干实干。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在4.2万多名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中有1.2万多名是90后,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95后甚至00后。广大青年不畏艰险,挺身而出,甘于奉献,舍生忘死,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责任,展现出青春激昂的风采,展现出中华民族的希望。
④自信自强,更在于。苏炳添突破年龄和体能局限,在百米短跑中取得了9秒83的成绩,再次刷新历史:“最美大学生”刘宸不满足于已有的成绩,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主动请缨到艰苦边远地区服役,实现自己卫国戍边、历练人生的从军梦想;江梦南因一场意外失聪,却不服输,不气馁,努力学习,考上了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自胜者强,自强者胜。广大青年既正视困难,又坚定信心,不断突破极限,超越自我,在各个赛场上书写着奋发有为的新篇章。
⑤民族复兴,使命光荣。广大青年要自信自强,担大任、明大德、成大才、立大志,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在生活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选自《人民日报》2022年4月17日,有删改)
5.选出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
A.全文围绕中心论点“广大青年应自信自强,放飞青春梦想”,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号召青年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青春力量。
B.文章开头以李大钊的名言引入论题,有气势,有力量,给全文奠定了昂扬向上的论述基调。
C.“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句话可以插入文中第②段的横线处,既紧承上句,又开启下句,语意连贯,语言典雅。
D.第⑤段中“担大任”“明大德”“成大才”“立大志”这四个短语,按照逻辑先后顺序排列,对青年明确提出四方面要求,排列整齐,朗朗上口。
6.品读第④段文字,在横线处填上合适的内容。
自信自强,更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7.“自胜者强,自强者胜。”请简要举一个典型事例佐证第④段中的这句话。
【答案】5.D6.克服困境、超越自我的努力
7.示例:中国著名残疾人作家张海迪女士,五岁时高位截瘫。为了学习医学知识,克服了残疾带来的种种困难。1983年开始文学创作,经过不懈的努力,成功的出版了如《轮椅上的梦》等著名小说。
【解析】
【5题详解】
D.第⑤段中“担大任”“明大德”“成大才”“立大志”排序有误,分析其中的逻辑顺序可知,只有先立下大的志向,明了大的品德,才能成就大的才华,有了大的才华,才能担当大的任务。本项“按照逻辑先后顺序排列”有误。故选D。
【6题详解】
考查补写句子。根据第④段中的“广大青年既正视困难,又坚定信心,不断突破极限,超越自我,在各个赛场上书写着奋发有为的新篇章”,借鉴第②段中的“自信自强,来自于不怕苦、不怕难的积淀”和第③段中的“自信自强,也在于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的历练”,可补写为:自信自强,更在于正视困难,不断突破的努力。意近即可。
【7题详解】
考查补充论据。开放类试题。“自胜者强,自强者胜”的意思是能战胜自己的人才是强大的,能自强不息的人才会获得最终的胜利。所举事例能证明这一观点即可。如:宋濂幼时家贫,没有读书学习的条件,但他自强不息,刻苦不懈,最终学有所成,成为明代“开国文臣之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