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突触类型(结构)轴突与细胞体相接触;轴突与树突相接触;轴突与轴突相接触。突触类型(结构)树突—树突型、树突—胞体型、树突—轴突型、胞体—树突型、胞体—胞体型、胞体—轴突型突触联系突触类型(连接)化学突触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神经系统,其信息由化学物质传递,这种化学物质被称为信使,如细胞内分泌的激素,神经激素等化学突触在神经通路上既是定向开关又是换能装置,它们将神经冲动的电信号暂时转换为化学信号,然后又恢复为电信号。(一)化学突触化学突触结构化学突触包括突触终扣、突触囊泡、突触前膜、突触后膜突触前膜内,最重要的一种蛋白质是突触素I(SynapsinⅠ)。在突触后,已鉴定的成分是膜受体、突触后增厚(PSD)和使PSD磷酸化和去磷酸化的酶。(一)化学突触化学突触信号传递主要存在于无脊椎动物与某些低等脊椎动物。电突触是两个神经元紧密接触的部位膜的缝隙连接(gapjunction),两层膜间的间隔只有2~3nm,连接部位的神经元膜没有增厚,存在沟通两细胞胞浆的通道,两神经元之间的电阻非常低,带电离子可通过这些通道而传递电信号。电传递的速度快,几乎不存在潜伏期,这种信号传递一般是双向的。123(二)电突触电突触树突与树突、胞体与胞体、轴突与胞体、轴突与树突之间。2神经系统的组织及对生物电信号的调制1突触联系与演变多路联系一个神经元能通过突触传递作用于许多其他神经元。另一方面,一个神经元可以接受许多不同神经元的作用。据估算,一个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胞体和树突上可有2000个左右的突触,而一个大脑皮层锥体细胞则有3000个突触。0102突触的淘汰机制1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联系的性质和模式是变化的。2成年脊椎动物的一根肌纤维受单一的运动神经元刺激。但初生动物的一根肌纤维却同时被几个运动神经元支配。3突触联系与演变突触联系与演变营养作用,受神经控制的靶组织在失去神经联系后会发生性质变化,如萎缩、病变等2时间总和与空间总和相继的两个单刺激的间隔时间不大于EPSP的衰减过程,即可总和,称为时间总和。单独一个神经元的阈下刺激对另一个神经元无效,多个刺激同时作用在同一个神经元却能激发其兴奋,称为空间总和。12神经元瞬间内会接收到许多信号,有兴奋性的,也有抑制性的,它要将一定空间范围内,一定时间范围内所接受到的全部信号进行累加处理,如果累加结果达到或超过阈值,才产生动作电位或以何种频率发放。01将多道输入信号汇聚于内,表达于外的过程称为整合。整合信息是神经元的主要功能。013.2.2时间总和与空间总和3.2.3神经系统对生物电信号的调制脑内的电信号非常简单。产生动作电位——末梢释放神经递质——下一级神经元的局部电位继而动作电位……如此循环逐级传递。局部电位具有分析整合功能,不能传播动作电位是具有明确意义的电信号,传播。神经信号的编码——抽象性和数字化原则人脑中每个神经元的动作电位都是类似的,关键是信号的起点和终点,或者说决定于该神经元所处的地位。动作电位是一种抽像的、具有频率编码特性的数字化信号。视觉景像应在神经元间的相互作用中得到体现,而非单个神经元活动所能表征的。神经系统具有将信号分解为一些抽像特性的能力,不同的特性通过不同的通路传导——多道输入,同时传导;0102(1)神经信号的编码——抽象性和数字化原则1个数码,神经元中动作电位只有1种。频率可调,(与强度有关)。起止部位的连接,(信息的种类有关)各神经单位的协调,(具体化,形象化)接受部位、传输线路及处理部位分工负责,各司其职。神经系统具有将信号分解为一些抽像特性的能力,不同的特性通过不同的通路传导——多道输入,同时传导;人视神经由大约100万根神经节细胞的轴突组成,携带至中枢的信号只是每一瞬间各轴突动作电位的发放频率,而非任何图像信息。兴奋性信号与抑制性信号的组合——反差原则1神经主动过程,产生信号,被抑制部分的相关部分会被激活。神经系统传入通路中抑制在信号调制、过滤及修饰起作用,产生反差,使被感知物的特征更加鲜明、突出;目的、方向更明确增加了信号的种类,在接受部位,效应部位以及突触处增加了一个信号2(3)神经系统的分析功能——汇聚原则多个神经元向一个神经元输出信息称为汇聚,一个神经元向多个神经元输出信息,称为辐散。脑干网状结构中有一些具有繁复分支轴突的大神经元运动皮层中一个大锥体细胞(4)辐散原则01机体中辐散与汇聚不是截然分开的,如运动神经元汇聚了其他8000个神经元的信号,再以辐散形式输出。感觉通路神经元可同时进行辐散与汇聚式输入。02辐散与汇聚保证了信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