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微专题突破一分离定律的相关计算;微专题突破一巩固训练;分离定律中的概率计算
1.用经典公式计算;3.根据配子概率计算
(1)先计算亲本产生每种配子的概率。
(2)根据题目要求将相关的两种(♀、)配子的概率相乘,即可得出某一遗传因子组成的个体的概率。
如Aa自交时,含A、a的雄配子各占1/2,含A、a的雌配子也各占1/2,由此可列出下表:;1.已知某植物的紫花(A)与红花(a)是一对相对性状。杂合的紫花植株自交得到F1,F1中紫花植株自交得到F2。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F1中紫花植株的遗传因子组成有2种
B.F2中的性状分离比为3∶1
C.F2紫花植株中杂合子占2/5
D.F2中红花植株占1/6
【答案】B;自交与自由交配
1.自交与自由交配的区别
(1)自交强调的是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的交配,如遗传因子组成为AA、Aa群体中,自交是指AA×AA、Aa×Aa。
(2)自由交配强调的是群体中所有个体进行随机交配,遗传因子组成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如遗传因子组成为AA、Aa群体中,自由交配是指AA×AA、Aa×Aa、AA(♀)×Aa()、Aa(♀)×AA()。;2.杂合子连续自交的相关概率计算
(1)根据杂合子连续自交图解分析;(2)根据图解推导相关公式;(3)杂合子、纯合子所占比例可用曲线表示如下;3.自由交配常用分析方法——配子法
(1)实例:某生物种群中遗传因子组成为AA∶Aa=1∶2,雌雄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求后代中AA所占比例。
(2)分析过程:首先计算A、a的配子比例,然后再计算自由交配情况下的某种遗传因子组成的比例。1/3AA个体产生一种配子A,2/3Aa个体产生含A或a的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则A配子所占比例为2/3,a配子所占比例为1/3。;由表可知,后代中AA=2/3×2/3=4/9。;2.基因型为Aa的玉米自交得F1,淘汰隐性个体后,再均分成两组,让一组全部自交,另一组株间自由传粉,则两组子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分别为();分离定律中特殊遗传现象分析
1.不完全显性
不完全显性是指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后,F1显现中间类型的现象。如成对的遗传因子A和a分别控制红花和白花,在完全显性时,Aa自交后代中红花∶白花=3∶1;在不完全显性时,Aa自交后??中红花(AA)∶粉红花(Aa)∶白花(aa)=1∶2∶1。;2.致死现象
(1)合子致死:致死基因在胚胎时期或幼体阶段发挥作用,从而不能形成活的幼体或幼体夭折的现象。
①显性致死:显性遗传因子具有致死作用。若为显性纯合致死,杂合子自交后代显性∶隐性=2∶1。
②隐性致死:隐性遗传因子纯合对个体有致死作用。如植物中的白化遗传因子(b)使植物不能形成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
(2)配子致死:致死遗传因子在配子时期发挥作用,不能形成有生活力的配子的现象。较为常见的是雄配子(或花粉)致死。;3.复等位基因
控制某一性状的等位基因的数目有两个以上的基因,称为复等位基因。如控制人类ABO血型的IA、IB、i三个基因,ABO血型由这三个复等位基因决定。因为IA对i是显性,IB对i是显性,IA和IB是共显性,所以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如下表:;4.从性遗传
(1)从性遗传是指由常染色体上遗传因子控制的性状,在性状表现上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又称性控遗传。比如牛、羊角的遗传,人类秃顶,蝴蝶颜色的遗传等。
(2)从性遗传的本质:性状表现=遗传因子组成+环境条件(性激素种类及含量差异等)。;3.若马的毛色受一对遗传因子控制,棕色马与白色马交配,F1均为淡棕色马,F1雌雄交配,F2中棕色马∶淡棕色马∶白色马=1∶2∶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马的毛色性状中,棕色对白色为完全显性
B.马的毛色的遗传不遵循分离定律
C.F2中相同毛色的雌雄马交配,其子代中棕色马所占的比例为3/16
D.F2中淡棕色马与棕色马交配,其子代遗传因子组成的比例与性状表现类型的比例相同;【答案】D
【解析】分析题中信息“棕色马与白色马交配,F1均为淡棕色马,F1雌雄交配,F2中棕色马∶淡棕色马∶白色马=1∶2∶1”可知,马的毛色性状中,棕色对白色为不完全显性,A错误;假设控制棕色的遗传因子为A,控制白色的遗传因子为a,F1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淡棕色),F2的性状分离比为1∶2∶1,符合分离定律,B错误;F2中相同毛色的雌雄马交配,即AA×AA、Aa×Aa、aa×aa,其子代中棕色马(AA)的所占比例=1/4+1/2×1/4=3/8,C错误;F2中淡棕色马与棕色马交配,其子代的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为AA∶Aa=1∶1,性状表现类型及比例为棕色马∶淡棕色马=1∶1,D正确。;4.某植物的花色有紫色和白色,分别受等位基因E和e控制。已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同步考点梳理与培优训练(全册).doc
- 2025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1、2章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doc
- 2025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1课时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doc
- 2025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1课时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pptx
- 2025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2课时分离定律的模拟、验证及应用.doc
- 2025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2课时分离定律的模拟、验证及应用.pptx
- 2025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微专题突破一分离定律的相关计算.doc
- 2025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1课时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解释及验证.doc
- 2025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1课时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解释及验证.pptx
- 2025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2课时遗传规律的再发现和应用.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