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目录
序言 4
东南亚消费市场概况 4
地理与人口概况 4
人口总量:东南亚总人口约6.9亿,属于世界人口密集区域 5
人口结构:年轻人口占比高,30岁以下人口占比高达70% 6
人口分布:东南亚地区民族众多,过半人口居住在城市区域 7
资源禀赋:东南亚占据地理位置优势,自然资源丰富 9
营商环境:东南亚各国提供广泛的市场准入和优惠政策 10
经济发展概况 11
GDP总量:印尼、泰国、新加坡、菲律宾、越南排名靠前 11
人均GDP:新加坡、文莱领先,马来西亚、泰国紧随其后 12
人均可支配收入:新加坡、文莱、马来西亚居民相对富裕 14
东南亚消费市场的典型特征 14
特征一:消费分层现象明显,高端消费与性价比消费并存 14
特征二:年轻人口占比高,注重新品潮流、专注快速破圈 15
特征三:专注健康生活,尤其在健康饮食、美妆护理领域 16
特征四:购买渠道以线下为主,但电商渠道保持蓬勃增长 18
特征五:中国品牌掀起出海“热潮”,东南亚市场最受青睐 18
食品饮料行业 19
需求端: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市场潜力可观 19
市场概览:规模呈梯度分布,品类结构分化明显 19
行业沿革:酒饮受文化及政策影响,软饮由量增转向价增,食品与人口结构挂钩 23
发展趋势:新品类兴起,产品健康化趋势显著 24
供给端:国际品牌长期主导,国内品牌逐步崛起 27
竞争格局:头部国际企业表现强劲,本土品牌不断崛起 27
酒饮:国际酒企领跑,本土品牌表现分化 27
软饮料:头部企业竞争激烈、新品频出 28
食品:品牌多样,本土企业表现亮眼 29
进出口现状:饮料赛道受疫情制约,食品进出口稳步上涨.293.3. 东南亚出海:中国食饮企业积极海外布局 30
社服行业 32
东南亚旅游市场持续高景气,东盟六国各有千秋 32
旅游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龙头仍有渗透空间 35
酒店龙头基本被海外品牌占据,本土品牌占比较低 36
从边际看,中国出境游市场由近及远扩散 39
零售行业 41
电商渠道 41
背靠世界第五大零售市场,电商快速增长 41
渗透率快速攀升,市场垄断竞争格局凸显 42
主要国家分析 44
中国电商出海分析 50
线下渠道 53
线下零售占据主导地位,强烈需求带动增长 53
市场较为集中,不同渠道差异明显 55
主要国家分析 55
中国企业线下零售出海分析 59
家电行业 62
需求端 62
东南亚家电市场概览 62
印尼:多元需求驱动家电行业发展 63
越南:革新开放催生的家电市场活力与竞争态势 67
马来西亚:全球化浪潮下的家电转型市场 70
泰国:创新驱动的家电市场发展与竞争格局变迁 72
供给端:对美出口重要的产能中转基地 75
清洁电器 76
6.2.2. 黑电 78
6.2.3. 白电 80
汽车行业 83
汽车市场规模:产销规模较大,成长性不突出 83
汽车消费特点:经济型车销量突出,国家间差异大 85
汽车工业禀赋:庞大的内需市场,新能源关键矿产丰富 86
竞争格局:日系份额较大,马来西亚本土车系较强 87
中国汽车的东南亚布局:产能先行,以泰国为中心 89
纺织服装行业 89
市场规模总览:出口规模稳步增长,全球占比有序提高 90
资源禀赋:劳动力、政策及税收的综合红利 91
本土市场:消费潜力大,规模稳中有升 92
制造布局:国际品牌主导,本土制造承压 95
品牌出海:国内品牌布局加码,市场影响力持续扩张 96
推荐标的及盈利预测 104
风险提示 106
序言
东南亚地区,坐拥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黄金位置,马六甲海峡是连接两大洋的重要海上通道,是全球货物运输的咽喉要道,控制着全球25%的海运贸易,被称作“海上生命线”。由于连接两大洲和两大洋的特殊位置,东南亚还是全球航空运输的关键枢纽,新加坡樟宜机场、吉隆坡国际机场等为全球旅客和货物的空中运输提供便捷的中转服务。在全球贸易的广阔舞台上,东南亚港口、海上通道、国际机场繁忙如织的景象,正是其重要性的生动写照。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企业对供应链多元化的需求,东南亚地区凭借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成为了全球供应链的关键枢纽之一。许多跨国企业将部分生产能力转移至东南亚国家,以分散风险并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例如,越南已成为电子产品和服装的重要出口国,泰国跃居东南亚主要汽车生产国和东盟最大的汽车市场,马来西亚在半导体制造领域具备优势,为全球市场提供了大量产品。
同时,东南亚地区拥有庞大的消费市场,人口基数大(6.9亿总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楼市环比继续降温.docx
- 轮胎行业深度研究报告-中国轮胎行业2025年展望:静待关税靴子落地修复估值,关注结构优化和品牌提升边际影响.docx
- 轮胎行业月报:涨价、物流、出口三重驱动,轮胎景气度持续提升.pptx
- 绿联科技3C配件优质品牌出海扬帆,研发助力潜力产品破局.docx
- 毛戈平国内领先的高端美妆品牌,未来增长空间广阔.docx
- 煤炭开采行业2024Q4煤炭板块主动型基金重仓股持仓比例为0.82,低拥挤度下红利资产配置价值凸显.docx
- 煤炭开采行业煤焦钢春季策略:需求望复苏,下游看弹性,上游看红利.docx
- 2024年蒙古国煤炭电子竞拍梳理.docx
- 煤炭行业12月数据全面解读:需求阶段性偏弱,基本面经受住考验.docx
- 煤炭行业定期报告:节前日耗下行煤价回落,关注煤企业绩预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