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古诗鉴赏之表达方式.pptx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诗词中常见表达方式

包括记叙、描写、议论、

抒情、说明等五种。

表达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

开展、变化的过程。

在诗歌中,单一的表达较少,往

往是表达与描写相结合,叙事与写景

相结合。

诗歌中所记叙的事情包括诗人的

现实生活和典故两大类。所记叙的事

情和生活细节隐含着诗人的思想感情。

归田园居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缺乏惜,但使愿无违。

这首诗叙事与写景相结合。描写了

诗人归隐后的日常劳动生活;表达了诗

人对归隐耕种生活的热爱。

所谓议论,就是对人和事物的好

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

达的意见。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

花。〔元稹?菊花?〕

这是诗的后两句,点出喜爱菊花

的原因和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

贞品格的赞美。

动静结合

虚实结合

正侧描写

视角变化

点面结合

渲染衬托

白描工笔〔细节描写〕

动静结合

[例]以动衬静

1、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

幽。以动衬静

2、众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

语立斜阳。有静有动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

流。

正侧描写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视角变化

§1、感官变化:视觉、听觉、触觉

§2、描写的层次性:远近、上下、俯仰

§例: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

白〕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

虚实结合〔虚实相生〕

虚与实是相辅相成的,又是一对相对的概念

〔1〕眼前之景为实,想象虚构之景为虚

〔2〕景物为实,情感为虚

〔3〕形象为实,抽象为虚

…………

色彩渲染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以“黄〞衬“翠〞,以“白〞衬“青〞,色彩鲜明,

更托出早春的生机初发的气息。两首句还写到黄鹂

的啼鸣,诗人对这幅生机盎然,绚丽多彩的早春图

像就分别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进行刻画,而这种

有声有色的手法,也增加了诗句的生机。

渲染

这首诗写寒秋时节诗人漫游长江下游时所产生的思乡的悲

哀和对前途的迷惘。首联“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写出深秋时节的景象。木叶渐脱,北雁南飞,北风吼叫,

渲染出秋天寒冷,凄飒的气氛。诗人抓住最有代表性的事

物从正面竭力描写秋寒,这是渲染的手法。

衬托

夜雪·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雪无声无嗅,只能从颜色、形状、姿态见出分别,而

在沉沉夜色里,人的视觉全然失去作用,雪的形象自

然无从捕捉。然而,白居易正是从这一特殊情况出发,

避开人们通常使用的正面描写的手法,全用侧面衬托,

从而生动传神地写出一场夜雪来。

4、白描工笔:

白描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纯

用线条勾勒,不加渲染衬托的表现

手法。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把经过选

择的九种事物,巧妙地排列开来,勾勒出

荒远古道上秋风飒飒的凄凉景象,写出了

“断肠人〞眼中的凄凉景象,通过景象有

力地衬托了人物的伤感之情。

工笔即细节描写,指用细腻的笔触

对重点描写对象作精细地刻画和描绘,

使读者有清晰、深刻的印象,这与白描

大体勾画轮廓的方法恰恰相反。

•如张籍?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

人临发又开封。〞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

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

故“又开封〞。表达了漂泊异乡的游子

对家乡亲人的无尽思念。

抒情,即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

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土。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温庭筠?商山早行?〕

首联中起句以时间、事件、环境

三者相互照应,写出旅客的辛劳,对

句直抒诗人的感慨。“客行〞与“故土

〞相比较,自然生出一个“悲〞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