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现代文阅读——樊锦诗《厮守,一眼千年》.docxVIP

中考现代文阅读——樊锦诗《厮守,一眼千年》.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厮守,一眼千年

樊锦诗

①厮守,一眼千年。敦,大也;煌,盛也。我第一眼见到敦煌——黄昏中古朴庄严的莫高窟,听到远方铁马铜铃的铿锵铮鸣,我好似听到了敦煌与历史千年的窃窃私语,窥见了她那跨越千年的美。

②1962年我第一次到敦煌实习,当时满脑子都是让人肃然起敬的名字——常书鸿先生、段文杰先生等,若敦煌是神话的延续,那他们就是神话中的人物!当时我和几个一起实习的同学跑进石窟,看到那些壁画就惊呆了,感叹不已,只剩下几个词重复地说,因为所有的语言似乎都显得平淡无奇,简直失色了,满心满脑只有:“哎呀,太好了,太美了!”

③虽然说我对大西北艰苦的环境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但水土不服的无奈、上蹓下跳的老鼠,现在想起仍心有余悸。到处都是沙,连水都是苦的,实习期还没满,我就因生病提前返校了,后来也没想着再回去。可是没想到,命中注定我要和敦煌“厮守”一生,一年后我大学毕业又被分配到了敦煌文物研究所(现敦煌研究院的前身)。若说当时心里没有犹豫惶惑,那是假话,因为敦煌和北京相比,简直就不属于同一个世界——那里到处是苍凉的黄沙、无垠的戈壁滩和稀稀疏疏的骆驼草。洞窟外面很破烂,里面很黑,没有门,也没有楼梯,大家就用树干插上树枝的“蜈蚣梯”爬进洞去。可爬上去后,还得用“蜈蚣梯”原路再爬下来,很可怕。对于我被分配到敦煌去工作这件事,我父母自然是不乐意的,父亲甚至还给我写了封信,让我转交给学校领导,请他们给我换个工作的地方。但是那个时候哪里允许这样做,新中国刚建立十多年,报效祖国、服从分配、到最艰苦的地方去等,这些都是青年人应该具有的人生价值观。

④一开始,在如此庞大深邃的敦煌面前,我是羞怯的,犹如面对初恋对象一般惶惑不安。经过一阵子相处后,我慢慢地小心翼翼地把敦煌当作了“意中人”。

⑤文物界的人,无论是谁,只要对文物有深深的爱,就会想尽一切办法来保护它。所以能守护敦煌,我太知足了,太自豪了,太高兴了。晴天时,灿烂的阳光照耀在色彩绚丽的壁画和彩塑上,洞窟里立刻金碧辉煌,闪烁夺目,让人惊叹,两只脚好似被钉子钉进了地上,实在是挪不动。莫高窟,就是一座巨大无比的藏满金银珠宝的宝库,就是我可爱的“意中人”,她已成了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怎么能舍得离开她呢?于是我执着的爱好和厮守的想法,影响了远在武汉工作的我的丈夫老彭,他也是我大学的同学,他理解我,他支持我,也了解敦煌。于是他毅然放弃了心仪的武汉大学考古专业的教学工作,来到了敦煌,来到了我的身边。从此,我们俩相依相伴,相知相亲,共同守着敦煌。老彭热诚地投身到敦煌学研究的行列,直到生命的最后。

……

⑥每天清晨,太阳冉冉升起,红彤彤的阳光普照着敦煌,风沙围绕中的莫高窟像披上了红色纱衣的新娘,依旧安静从容地沉睡着。但是仰望着这美景,我莫名地感到心疼:她已静静沉睡了一千年,她那美丽的容颜,她那含着泪的微笑,在漫长的岁月里曾无人可识,而现在这么多被她的美所吸引的游客却又会让她脆弱、衰老、褪色。古往今来,有不计其数没有留下名字的塑匠、石匠、泥匠、画匠,他们用坚韧的毅力和沉静的心愿创造着洞窟,修复着洞窟,守护着洞窟,一代又一代,坚持了一千年,与莫高窟“厮守”一生。所以莫高窟带给人们的震撼,绝不应该只是我们看到的惊艳的壁画和彩塑,更是深厚文化所蕴含的巨大力量!就算有一天她衰老了,但这种力量也绝不应该消失,所以我下了决心——我一定要让她活下来。

⑦当我知道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将她永久保存的时候,我欣喜若狂,因为我可以让我的“意中人”容颜永在。于是我立即向甘肃省、国家文物局、科技部提出要进行数字化工程研究的申请,结果被批准了。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就特别重视莫高窟的保护工作,虽然国家经济刚刚恢复,但周恩来总理就特批了100多万元专用于敦煌莫高窟的保护,后来国家更是给了充足的经费,让我们首先进行数字化技术的实验研究。现在敦煌已经有100多个洞窟实现了数字化——壁画的数字化、洞窟3D模型和崖体的三维重建,而且30个洞窟的数字资源中英文版都已上线,实现了敦煌全球共享。我和敦煌“厮守”下去不是只在梦里,已真真切切成为了现实!

……

⑧我还想说,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一代又一代有志于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年轻人,面对极其艰苦的物质生活,面对苍茫戈壁的寂寞孤独,毫不畏惧,披星戴月,坚持不懈,前赴后继。他们担负起文物工作者的使命,与莫高窟终生“厮守”,代代相传,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绵延不断。

⑨而我也与我的前辈、同仁们一样,仍愿与这一眼千年的美“厮守”下去。

(摘编自樊锦诗的同名散文)

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厮守”是“相守”之意,本文写樊锦诗因对敦煌“一眼千年”而决心与敦煌相守的事。

B.第③段中樊锦诗的父母因为不喜欢她从事文物保护工作而写信给领导阻止她到敦煌工作。

C.第⑥段中的“活下来”指用数字技术将敦

文档评论(0)

zfcq2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