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回到历史现场,研习传统文化;学习任务群8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
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学习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积累文言阅读经验,培养民族审美趣味,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5/2/1;2025/2/1;百家争鸣——诸子散文专题研习
选必上册第二单元
在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社会历史场景中,理解先秦诸子解决现实问题的思维方式,学习先秦诸子散文的思想和言说方式。;了解历史,尊重历史,以史为鉴,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单元选文构成;单元导语
明确了单元主题为“回到历史现场”,既是对相应学习情境的界定,又指明学习的策略。意在引导学生在阅读历史类散文作品时,要联系历史背景,回到特定的历史文化现场,结合时代因素、作者的思想经历,客观、辩证地认识作品中的人物,理解史家观念、史评立场。
学习策略包括两个方面:
1.品评历史人物:放回历史现场,超越历史、立足当下,跨越时代
2.品评历史类作品:将史传作品和史论文章放回历史现场,分析作者看待历史的维度,认识作品在当时的意义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也要超越时代,审视作者的立场,辩证分析作品的不足,认识史家修史观念的局限性,评论者看待历史或论述方式的偏颇和缺陷。;1.两篇人物传记:《屈原列传》《苏武传》
《屈原列传》将屈原的生平事迹放在楚国日趋衰亡的大背景下展现,既有对史实的粗笔勾勒,又有对细节的工笔描绘,揭示了屈原个人的身世浮沉与国家生死存亡的内在联系,充分彰显了屈原的人格风采。《苏武传》是“包举一代”的纪传体断代史书——《汉书》中的名篇。文章以时间顺序记叙了苏武出使匈奴、因变被扣、力拒威逼利诱、苦守北海、持汉节不失的事迹,生动刻画了苏武这位爱国者的形象。
2.两篇历史评论:《过秦论》《五代史伶官传序》
历史上有一些朝代,“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左传》),如秦朝,如五代之后唐,其速亡???历史教训令后人感叹不已,常引以为鉴。《过秦论》和《五代史伶官传序》两篇文章,分别对秦朝和后唐灭亡的历史教训进行总结,得出了各自的结论。《过秦论》铺陈历史,形成对比和反差,水到渠成得出结论;《五代史伶官传序》纵说天下大事,却从一个极细微的角度切入。《过秦论》以赋体写史论,多用夸张、对比,通篇一气贯注,气势充沛,铺张扬厉;《五代史伶官传序》以散体写史论,文字平易晓畅,简洁生动,感慨遥深。;研习任务一:“史实与人物”,引导学生以“历史人物纵横谈”专题讨论的方式,把握课文内容,梳理作品中主要任务的生平,把握其人生境遇,分析其成败得失,学习从历史角度客观评价历史人物。。;本节课的受众是高二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有了一定的知识文化积累。但学生对作品的叙事艺术和说理艺术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创设情境,让学生深入课文,进行体悟感受。并帮助其树立主体意识,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探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广度。使学生能通过本文的学习掌握规律,并能将所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以进一步培养其阅读分析的能力。;1.丰富文言文语言积累,学会在具体语境中分辨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把握古今汉语的差异与联系,积累文言句式。2.领略人物风采,理解史家对笔下人物的认识和评价。3.研习史传作品,探究史传文学的叙述艺术,归纳出若干特点。4.鉴赏史论作品的说理艺术,尝试写人物短评,并对文本提出质疑或辩驳。
;1.学生能够归纳并掌握归纳文言文中三种常见特殊句式的特点。2.学生可以选取一位历史人物,谈谈认识和评价。3.学生能够探究史传文学的叙事艺术,并结合实例加以说明。4.学生能够对历史人物进行评论,鉴赏作品的说理艺术,对文本提出质疑。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映照着现实,也预示着未来。展开厚重的历史长卷,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纷至沓来,让我们回到历史的现场,组织一次主题为“历史人物纵横谈”的专题研讨会,与他们进行一次推心置腹的谈话。谈话的内容包括以下两项:一是回到历史现场,交流人生抉择和史传文学的叙事艺术;二是回到现实,以“历史的评说”为话题,选择其中一个人物,写一则人物短评。;1-3课时《屈原列传》
学习目标:1.熟读全文,背诵第3段;掌握重要实词“穷”“属”“冀”,“诡辩”“颜色”“形容”等古今异义词;梳理“疏”“迁”等有关的文化常识。2.结合当时的楚国背景,概括屈原生平事迹,把握屈原的精神品质。探究其身世浮沉与国家生死存亡的内在联系。3.理解作者在叙事中融入大段议论的用意,品味《史记》精湛的叙事艺术,体会司马迁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新高考背景下大单元教学设计评价.pptx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两宋至明清)——解读宋元新变化,总结阶段特征 大单元学习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x
- 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大单元学习课件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pptx
-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大单元学习课件-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pptx
- 第一单元 大单元学习 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x
- 第一单元 如何阐述自己的观点(单元作文教学课件)-高中语文 必修下册 .pptx
- 第五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发展》大单元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x
- 第五单元 学写演讲稿(单元作文教学课件)-高中语文 必修下册 .pptx
- 第五单元 抱负与使命(单元教学课件)-高中语文 必修下册 .pptx
- 第四单元主题二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大单元学习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