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重庆八中2024—2025学年度(上)高三综合能力测试
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研究表明,霾、云、雨等天气现象会影响蓝蓝天日数(天)天的出现。下图为近十年京津冀地区冬季和夏季平均蓝天日数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北京与该地区其他省市蓝天日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类型 B.产业结构 C.汽车数量 D.地形类型
2.北京冬夏季蓝天日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夏季()
A.化石燃料使用少 B.上升气流更显著
C.污染治理力度小 D.植被净化能力强
【答案】1.B2.B
【解析】
【1题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北京的产业结构相对于天津和河北更为优化,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占比较大,而重工业占比较小,排放的大气污染物较少,蓝天日数多;河北重工业比重较大,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多,蓝天日数少,B正确。京津冀地区都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类型不是造成蓝天日数差异的主要因素,A错误;北京的汽车数量比天津多,排放的尾气更多,但蓝天日数比天津少,可知汽车数量不是主要的影响因素,C错误;京津冀三地地形特征差异不大,不足以造成整个区域内蓝天日数的显著差异,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读图可知,北京冬季蓝天日数明显多于夏季。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气温高,对流旺盛,上升气流更显著,阴雨天气多,因此蓝天日数较少,B正确;夏季化石燃料使用量少,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少,应导致夏季蓝天日数较多,与实际情况不相符,A错误;污染治理力度通常不会随季节变化而有显著差异,C错误;夏季植被生长旺盛,净化能力相对较强,应导致夏季蓝天日数较多,与实际情况不符,D错误。故选B。
【点睛】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气象条件:如风速、风向、湿度、温度等,这些因素会影响污染物的扩散和沉降。排放源:工业排放、机动车尾气、燃煤供暖等,这些排放源会释放大量污染物。地形地貌:山地、平原、海岸线等地形对气候和大气成分有影响,进而影响蓝天日数。人类活动:城市化进程、污染物排放强度等,这些活动会直接或间接影响空气质量。
幻日是太阳光线穿过云层中整齐排列的冰物质而出现的自然现象。这种现象发生,会让人看到天空中出现两个或多个太阳。2024年8月19日,不少人在重庆街头看到六个太阳挂在空中的奇景,让人惊叹不已。下图为某网友当时拍摄的照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重庆天空中出现六个太阳的原理是()
A.大气反射太阳辐射 B.大气折射太阳辐射
C.大气散射太阳辐射 D.大气吸收太阳辐射
4.该现象虽不常见,但一般出现在一天中的()
①清晨②正午③午后④傍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3.B4.C
【解析】
【3题详解】
结合材料可知,当太阳光线穿过云层中整齐排列冰物质时,光线会发生有规律的折射,从而在真实太阳位置两侧产生多个太阳的虚像,B正确;大气反射、散射和吸收太阳辐射虽然也会影响太阳光的传播,但不会产生多个太阳的虚像,ACD错误。故选B。
【4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幻日现象形成的条件是云层中有整体排列的冰物质,说明幻日奇观出现在低温时刻,日出或日落期间,温度较低,可能满足幻日奇观的天气条件,而且太阳高度低,接近地平线,易形成太阳光线折射的适合角度,①④正确;正午时分和午后时分往往气温较高,太阳高度太大,太阳光线太强,不容易出现幻日现象,②③错误,综上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幻日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称为“双太阳”,由于天空中分布着大量微小的六角形冰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太阳光照射在这些冰晶体上,就会发生折射现象,形成环绕太阳的日晕。“幻日”现象的产生需要满足非常严苛的条件。首先要有卷层云,其次云层要薄,透光率要好,此外太阳与冰晶以及观察者之间的角度要正好,稍微偏一点就看不到了。
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有着深远影响,下图为我国阿尔泰山南坡近300年气候变化资料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据图推测,下列时间对应我国发生的历史重大事件正确的是()
A.1750年——康乾盛世 B.1805年——丁戊奇荒
C.1915年——西北旱灾 D.1925年——河南饥荒
6.该图制作的依据直接来自于()
A.当地气象站记录数据 B.当地居民口述记录
C.岩层碳-14测定数据 D.树木年轮记录数据
【答案】5.A6.D
【解析】
【5题详解】
读图可知,1750年的气温及降水均高于距平,水热条件好,利于农业生产,出现康乾盛世,A正确;1805年气温及降水高于距平,水热条件好,不会出现饥荒,B错误;1915年气温及降水均高于距平,降水较多,C错误;1925年气温及降水与平均值大致持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皖豫名校联盟体”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考试文科数学 Word版无答案.docx
- 2022-2023学年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必修一 词汇及句型检测Unit 2 (学生版).docx
- 2022-2023学年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必修一 词汇及句型检测Unit 3 (教师版).docx
- 2022-2023学年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必修一 词汇及句型检测Unit 4 (教师版).docx
- 2022-2023学年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必修一 词汇及句型检测Unit 5 (教师版).docx
- 2022-2023学年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必修一词汇及句型检测Unit 1 (教师版).docx
- 2022-2023学年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必修一词汇及句型检测Unit 1 (学生版).docx
- 2022-2023学年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必修一词汇及句型检测Unit 5 (学生版).docx
- 2022-2023学年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必修一词汇及句型检测Unit 6 (教师版).docx
- 2022-2023学年四川省部分市高三上学期诊断性考试解析版英语完形填空Word版含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