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呼吸系統疾病概述功能:氣體交換。包括:鼻、咽、喉、氣管、支氣管、肺。支氣管至肺泡有24級分支。支氣管?肺?葉支氣管?段支氣管?小支氣管?細支氣管?終末細支氣管?呼吸細支氣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肺大葉:葉支氣管分支所屬的肺組織。肺段:段支氣管範圍。肺小葉:3~5個終末細支氣管所屬範圍。生理狀態下,呼吸系統各級支氣管上皮細胞、杯狀細胞和腺體構成纖毛-粘液排送系統,自淨作用;分泌抗菌物質和補體,抵抗和清除病原。呼吸系統疾病分類:1、感染性疾病:鼻炎、肺炎、支氣管炎、肺結核、流感。2、慢性阻塞性疾病:慢支、肺氣腫、支氣管哮喘、支擴。3、限制性肺疾病:塵肺、肺纖維化。4、腫瘤:肺癌、鼻咽癌5、與迴圈障礙有關:肺淤血、水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s,COPDCOPD肺實質與小氣道病變導致不可逆性氣道阻塞、呼氣阻力增加、肺功能不全。病變累及小氣道d2mm,又稱小氣道病。臨床:呼氣性呼吸困難包括:慢支、肺氣腫、支擴、支氣管哮喘、肺心病等。病因和發病機制(一)外因1、理化因素(1)吸煙:2-8倍,焦油、尼古丁損傷呼吸道粘膜;腺體分泌增加;支氣管痙攣,增加氣道阻力,繼發感染。(2)空氣污染:損傷支氣管粘膜,纖維增生,工業廢氣、粉塵、汽車尾氣(3)氣候因素:寒冷2、感染因素:細菌、病毒3、過敏因素:哮喘、花粉(二)內因1、呼吸道局部防禦及免疫功能降低:老年人高2、植物神經功能失調:副交感神經興奮,40-60%自主神經功能紊亂,自汗,夜間流涎。二、病理變化1、上皮的損傷和修復纖毛粘連、倒伏、脫失;纖毛柱狀上皮變性、壞死、脫落;杯狀細胞增多;鱗化。2、腺體增生、肥大、粘液化和退變3、支氣管壁:充血、水腫、淋巴細胞、漿細胞;管壁平滑肌束斷裂、萎縮;軟骨變性、萎縮、鈣化或骨化。三、臨床病理聯繫1、咳嗽、咳痰:粘液腺肥大增生、分泌↑;合并急性感染时咳脓痰2、喘息:過敏使支氣管痙攣、狹窄、阻塞3、聽診:雙肺佈滿哮鳴音4、乾咳,慢性萎縮性支氣管炎→分泌物↓→少痰、無痰5、X線肺紋理增粗6、併發肺氣腫、肺心病小氣道狹窄、阻塞→阻塞性通氣障礙→肺過度通氣→肺殘氣量↑→肺氣腫、肺心病。肺氣腫概念:指肺臟過度充氣,終末細支氣管遠端部分(包括呼吸細支氣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呈持久性擴張、肺泡間隔破壞、肺組織彈性減弱、容量增大的一種病理狀態。一、病因和發病機制病因:多繼發於慢支、頻繁發作的支氣管哮喘,另外吸煙、空氣污染、有害氣體及粉塵的吸入,以及先天性α1抗胰蛋白酶缺乏有關。病機:1、細支氣管阻塞和狹窄造成通氣障礙粘液栓“活瓣樣”效應管壁破壞纖維化阻塞性肺氣腫2、細支氣管壁和肺泡壁的結構損傷,彈力組織破壞。3、遺傳因素:α1抗胰蛋白酶缺乏,二、類型與病理變化類型:1、肺泡性肺氣腫(1)腺泡中央型肺氣腫呼吸性細支氣管呈囊狀擴張(2)腺泡周圍型肺氣腫累及肺泡管和肺泡囊(3)全腺泡型肺氣腫:d>2cm肺大泡2、間質性肺氣腫串珠樣小氣泡另外還有代償性肺氣腫、老年性肺氣腫等。病變:肉眼觀:病變彌漫性、膨大、邊緣鈍圓,色灰白,柔軟、壓痕,觸之撚發音增強。鏡下觀:末梢肺組織膨脹,肺泡孔增大,肺泡間隔變窄、斷裂,囊腔,肺泡壁毛細血管床減少,小動脈內膜增厚。三、臨床病理聯繫1、呼氣性呼吸困難2、桶狀胸:胸廓前後徑增寬,肋骨上抬觸診:語音震顫減弱叩診:過清音、心濁音界縮小,肝濁音界下降。聽診:呼吸音減弱,心音遙遠,併發感染可聞幹、濕羅音。X線:雙肺野透明度增加。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概念:指因慢性肺疾病、肺血管及胸廓的病變引起的肺循環阻力增加、肺動脈高壓而導致的右心肥厚、擴張甚至發生右心衰竭的心臟病。發病率:高、0.48%,多在40歲以上。一、病因和發病機制病變基礎—肺動脈高壓1、原發性肺疾病主要原因,如慢支、支氣管哮喘、支擴及肺氣腫。一方面,部分肺血管床破壞,肺A回流受阻,引起肺動脈高壓;另一方面,肺阻塞性通氣障礙→換氣不足→PaO2↓、PaCO2↑→肺小A痙攣→肺循環阻力增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