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论文)
PAGE
1-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
题目:
少数民族节日苗族芦笙节
学号:
姓名:
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
少数民族节日苗族芦笙节
摘要:苗族芦笙节是我国苗族人民传统的重要节日,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从苗族芦笙节的起源、发展、习俗、音乐、舞蹈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旨在揭示苗族芦笙节的文化价值及其在传承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苗族芦笙节的深入研究,本文认为芦笙节不仅是一种节日庆典,更是苗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对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
芦笙节作为苗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节日,承载着苗族人民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随着时代的发展,芦笙节逐渐成为展示苗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平台。本文以苗族芦笙节为研究对象,从文化学、民俗学、音乐学等多学科视角出发,对芦笙节的起源、发展、习俗、音乐、舞蹈等进行系统梳理,旨在揭示芦笙节的文化内涵和现实意义。通过对芦笙节的深入研究,为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
一、苗族芦笙节的起源与发展
1.1苗族芦笙节的起源
苗族芦笙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苗族先民对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的信仰。据考古学和历史文献记载,苗族先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祖先的崇拜。这种崇拜在苗族社会中以芦笙节的形式得以体现。芦笙节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10世纪左右,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在苗族古籍《苗族古歌》中,就有关于芦笙节的记载,描述了苗族先民在节日中吹奏芦笙、跳舞祭祀祖先的场景。
(2)苗族芦笙节的起源也与苗族迁徙的历史密切相关。由于历史原因,苗族先民经历了多次迁徙,迁徙过程中,芦笙节成为了苗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面对困难的精神支柱。据史料记载,苗族在迁徙过程中,芦笙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联络工具,它不仅能传递信息,还能鼓舞士气。在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有一个流传甚广的关于芦笙节的传说,讲述了苗族先民在迁徙途中,利用芦笙指引方向,最终找到安居乐业之地。
(3)在苗族芦笙节的起源过程中,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苗族民间,有许多关于芦笙起源的传说,如《芦笙仙子》讲述了一位名叫阿莎的仙子,她用芦笙拯救了苗族人民,从此芦笙成为了苗族人民的守护神。这些传说丰富了芦笙节的文化内涵,使得芦笙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和文化传承。据统计,目前全球有超过2000万苗族人口,其中芦笙节已成为苗族人民共同的文化符号。
1.2苗族芦笙节的发展历程
(1)苗族芦笙节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苗族先民的祭祀活动。在唐宋时期,芦笙节已初具规模,成为苗族地区的重要节日。据《宋史》记载,当时苗族地区已有芦笙祭祀活动,芦笙在祭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明清时期,芦笙节逐渐普及,成为苗族地区普遍庆祝的节日。据《贵州通志》记载,明清时期苗族地区的芦笙节庆祝活动已有固定的仪式和流程。
(2)20世纪以来,随着苗族地区的社会发展,芦笙节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苗族芦笙节得到了国家层面的重视,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改革开放以来,苗族芦笙节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和推广。据统计,1980年代以来,全国范围内举办的芦笙节活动超过1000场,参与人数超过1000万人次。例如,2006年举办的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苗族芦笙节,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和学者,成为苗族文化的重要展示平台。
(3)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苗族芦笙节在国际舞台上也逐渐崭露头角。2010年,中国苗族芦笙节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上成功申报,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成就不仅提升了苗族芦笙节的国际影响力,也为苗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国际交流中,苗族芦笙节已成为连接世界各地苗族人民的桥梁,促进了民族团结和文化多样性。
1.3苗族芦笙节的文化背景
(1)苗族芦笙节的文化背景深厚,根植于苗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苗族作为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拥有丰富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和民间艺术。在苗族文化中,芦笙不仅是一种乐器,更是苗族人民精神世界的象征。据史料记载,苗族芦笙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苗族先民对自然和祖先的崇拜。在苗族民间,有许多关于芦笙起源的传说,如《芦笙仙子》等,这些传说丰富了芦笙节的文化内涵。据统计,目前全球有超过2000万苗族人口,其中芦笙节已成为苗族人民共同的文化符号。
苗族芦笙节的文化背景还体现在节日仪式中。在苗族地区,芦笙节通常包括祭祀、歌舞、赛马、斗牛等多种活动。祭祀活动中,苗族人民会献上猪、鸡等祭品,向神灵和祖先表达敬意。歌舞活动中,苗族人民会跳起芦笙舞、踩堂舞等传统舞蹈,展示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些仪式和活动传承了苗族先民对自然和祖先的崇拜,体现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加强采购计划管理提高工程物资采购效率及质量.docx
- 中三弦定弦定调方法.docx
-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成本控制要点分析冯江_图文.docx
- 天然气输气站场风险因素分析.docx
- EPC工程项目技术标承包人建议书及承包人实施计划模板(全套).docx
- 幼儿园混龄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目标制定方案.docx
- 啤酒工业清洁生产技术需求探析.docx
- 总承包管理方案及技术重难点分析.docx
- 幼儿园户外混龄区域活动读书心得.docx
- 徽州建筑速写.docx
- 2025年中国铸管沥青漆喷涂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1年中国聚四氟乙割管料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1年中国屏蔽箱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B级电源电涌保护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1年中国陶瓷印章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1年中国保冷材料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1年中国金彩立雕玻璃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机箱螺母柱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小GS管装饰头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气动电阻焊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