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一、默读课文,讨论问题。思考·探究·积累1.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想一想,这两部分是怎样连接起来的?从“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到“……‘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是写百草园的部分;从“出门向东”到文章结尾“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是写三味书屋的部分。第9段“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这一承上启下的过渡段,把“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连接起来。
2.文中说,百草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乐园”之“乐”表现在哪些方面?“乐园”之“乐”表现在三个方面:在百草园里抓虫子、拔野草的乐趣;听长妈妈讲美女蛇故事的乐趣;在大雪天里跟闰土父亲学捕鸟的乐趣。
3.试用一两个词语概括三味书屋的生活,并结合课文说说你的依据。示例:“快乐”依据:作者对早年读书生活的回忆重心并不在其苦,而在其乐。写了读书时偷跑进后花园折蜡梅花、寻蝉蜕和捉苍蝇喂蚂蚁;还写了被老师发现,回书屋,“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听老师一个人大声入迷地朗读;又有趁老师读书入迷,“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我是画画儿”等课堂生活的细节描写。其中传递的更多的是一种儿童的快乐,一种成年人再也没有的单纯的快乐。
过渡句,指承接或总结上面的内容,同时提示或领起下面的内容的句子。过渡段,简单地说就是在两个内容不同的段落中间,起上下衔接作用的段落。“分析过渡句(段)及其作用”是中考现代文阅读中的常见考点。分析过渡句(段)的作用命题点(1)考点解说
①文中第x段有什么作用?②文章的上下两部分是如何衔接起来的?试加以分析。回答过渡句(段)的作用注意从结构、内容两方面分析。结构方面,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内容方面,就是要由上面的xx内容向下过渡,引出下面的xx内容。(2)考查形式(3)方法技巧
⑨原以为,故乡风的大小怕是不易改变了。但故乡人却不甘心,坚持数年植树造林。上小学时,老师带学生植树,边植树边说,树多了,长高了,风就跑了。⑩一种向往久了,便会跑进梦里。我多少次做过江南的梦,虽然是文字里的江南,但黄鹂翠柳、白鹭青天,还有茂林修竹、碧水微风,着实让我兴奋一阵。当然,故乡是变不了江南的。故乡的人也许和我一样,少不了做江南的梦。?梦做着做着,故乡竟然有了梦里的轮廓,大概是经过了四十年的光景,那轮廓渐渐清晰,渐渐现出了树,现出大片大片的密密的林,覆盖在城的周围,漫过山峦,漫过村庄,一直漫到很远很远的地方。-----《故乡的风》节选(中考真题)简要分析第⑨段在文中的作用。真题演练
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写故乡风大,引出下文写故乡的治理。内容上:为下文写故乡经过治理发生巨变做铺垫。(抓住关键词“铺垫”即可)【参考答案】
二、有人认为美女蛇的故事是赘笔,没必要写。你是否同意?简要说明理由。不同意。美女蛇的故事是作者由百草园中的赤练蛇生发出的联想。很明显,美女蛇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我”,让“我”产生了“做人之险”的感受,所以多年以后“我”还清楚地记得,同时也给百草园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美女蛇的故事看似闲笔,却符合儿童的心理,写出了童年的“我”心中世界奇特的色彩,是全文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文中的“先生”是一位“渊博的宿儒”,但他对“怪哉”这虫是怎么回事却不予回答;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先生还有哪些看似矛盾的表现?你怎样评价这位先生?看似矛盾的表现事例:①先生对学生很严厉,但学生去后园玩,只有人太多,太久,他才会大叫起来;②先生读书入神时,“我们”可以“做戏”“画画儿”。
评价示例:那时的先生通常要求学生读他所指定的书,对书外的问题是不予回答的,这种教学思想是不可取的,它挫伤了学生求知的积极性。使用戒尺、罚跪,是私塾教育管理学生的方式,有戒尺、有罚跪的规则但不常用,写出了先生严而不厉的形象;上课的时候可以“做戏”“画画儿”,这些都表现了先生在管理学生方面的开明思想,因此先生实际上是可亲、可敬的。
四、朗读并背诵第2段描写百草园的文字,完成练习。1.这一段描写景物,有近景,有远景;有静态,有动态;有视觉、听觉,还有味觉。百草园的一切,在少年鲁迅的心目中显得那样生机勃勃,情趣盎然。试据此对这一段景物描写的方法做简要分析。文章第2段的景物描写,形、声、色、味俱全。菜畦的“碧绿”,桑葚的“紫红”,菜花和蜂的“黄”是写颜色,“高大”“肥胖”“拥肿”“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是写形状,这是从视觉上写的;鸣蝉的“长吟”,蟋蟀的“弹琴”,是从听觉上写的;覆盆子的又酸又甜,是从味觉上写的。
2.“不必说……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喜茶品牌手册.pdf
- 高中英语2025届高考高频词(共240个).doc
- 2025届漳州高三1月市质检(漳州二检)数学试题含答案.pdf
- 福建省部分(六市)地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六市一模)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VIP
- 福建省部分(六市)地市2025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测(六市一模)数学.docx VIP
- 2024年智慧旅游服务普及率大幅提升.pptx
- 2024新修订《公司法》重点学习.pptx
- 数学丨重庆市主城五区一诊高2025届高三1月暨学业质量调研抽测数学试卷及答案.pdf VIP
- 同等学力硕士全国统考心理学--普心考点精要.pdf VIP
- 同等学力硕士全统考心理学必看资料-发心教心社心考点精要增强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