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普通微生物第七章病毒.ppt

  1.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70页,共70页,星期六,2024年,5月病毒核酸的结构特征第38页,共70页,星期六,2024年,5月2、病毒的蛋白质病毒基因组编码的,在病毒复制过程中产生并具有一定功能,但不结合于毒粒中的蛋白质构成一个形态成熟的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所必需的蛋白质病毒的蛋白质非结构蛋白结构蛋白壳体蛋白包膜蛋白毒粒酶保护作用启动感染表面抗原决定感染的特异性参与病毒的入侵或复制第39页,共70页,星期六,2024年,5月第四节病毒的复制病毒是严格胞内寄生物,只能在活细胞内繁殖细胞有繁殖性的病毒基因组(有感染性的毒粒消失)病毒核酸和蛋白质病毒基因组复制、表达装配成有感染性的毒粒胞外第40页,共70页,星期六,2024年,5月一、病毒的复制周期1、一步生长曲线1939年,MaxDelbruckEmoryEllisE.coli/bacteriophage该实验标志着分子病毒学、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建立。MaxDelbruck因此获1969年的NobelPrize。以适量的病毒接种处于标准培养的高浓度的敏感细胞(比例一般为1:10);待病毒吸附后,以病毒抗血清处理病毒-细胞培养物,以中和未吸附的噬菌体;将上述混合物,以培养液进行高倍稀释,以防止第二次吸附和感染;培养后,定时取样测定培养物中的病毒效价(噬斑测定);以感染时间为横坐标,病毒的感染效价为纵坐标,绘制出病毒特征性的繁殖曲线。第41页,共70页,星期六,2024年,5月第42页,共70页,星期六,2024年,5月取培养物直接测定病毒数量将培养物过滤去细胞后测定病毒数量将细胞裂解后测定病毒的数量。前期可将培养物先离心去上清以消除未吸附病毒的影响第43页,共70页,星期六,2024年,5月潜伏期:毒粒吸附于细胞到受染细胞释放出子代毒粒所需的最短时间。隐蔽期:自病毒在受染细胞内消失到细胞内出现新的感染性病毒的时间隐蔽期病毒在细胞内存在的动力学曲线呈线性函数,而非指数关系,从而证明子代病毒颗粒是由新合成的病毒基因组与蛋白质经装配成熟,而不是通过双分裂方式产生。第44页,共70页,星期六,2024年,5月裂解量:每个受染细胞所产生的子代病毒颗粒的平均数目,其值等于潜伏期受染细胞的数目被除以稳定期受染细胞所释放的全部子代病毒数目,即等于稳定期病毒效价与潜伏期病毒效价之比。第45页,共70页,星期六,2024年,5月3、复制周期/复制循环自病毒吸附于细胞开始,到子代病毒从感染细胞释放到细胞外的病毒复制过程。1)吸附;2)侵入;3)脱壳;4)病毒大分子的合成,包括病毒基因组的表达与复制;5)装配与释放。病毒感染的起始第46页,共70页,星期六,2024年,5月二、病毒感染的起始1、吸附:决定病毒组织亲嗜性静电结合:病毒吸附蛋白,非特异性吸附,可逆的特异性结合:病毒配体与细胞受体结合第47页,共70页,星期六,2024年,5月分别吸附于大肠杆菌性毛和菌体上的噬菌体第48页,共70页,星期六,2024年,5月动物宿主细胞及细菌表面病毒受体的存在可通过生化、遗传等实验证明但至今仍未发现植物病毒的细胞受体存在第49页,共70页,星期六,2024年,5月2、侵入:又称内化,它是一个病毒吸附后几乎立即发生,依赖于能量的感染步骤。不同的病毒—宿主系统的病毒侵入机制不同第50页,共70页,星期六,2024年,5月有尾噬菌体注射方式将核酸注入细胞第51页,共70页,星期六,2024年,5月1)裸露病毒直接穿过细胞膜的移位方式3)包膜病毒通过细胞的内吞功能2)毒粒包膜与细胞质膜的融合第52页,共70页,星期六,2024年,5月植物病毒通过人为或自然的机械损伤所形成的微伤口进入细胞;或者靠携带有病毒的媒介,主要是靠有吮吸式口器的昆虫取食将病毒带入细胞。植物病毒一旦进入细胞后,增殖产生的子代病毒或病毒核酸可通过病毒编码的运动蛋白与胞间连丝的相互作用从受染细胞进入邻近细胞。第53页,共70页,星期六,2024年,5月3、脱壳:病毒侵入后,病毒的包膜和/或壳体除去而释放出病毒基因组的过程,它是病毒基因组进行复制和功能表达所必需的感染事件。T-偶数噬菌体脱壳与侵入是一起发生的。动物病毒存在不同的结构类型和不同的侵入方式,其脱壳过程也较复杂。病毒的毒粒消失,失去原有的感染性,进入潜隐期。第54页,共70页,星期六,2024年,5月

文档评论(0)

xiao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你好,我好,大家好!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40162041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