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跨越断桥(个人项目)八米高空的断桥,能越过即算合格。看似难度不大,有安全绳保险,没有危险。但这个项目绝对是对人心理承受力的考验。如何战胜恐惧、勇敢地跨出这一步?这就需要队友的鼓励、自我激励、义无反顾的跨越,一个小小的断桥,象征着人生中的多少坎!跨过去,你就是强者!12一面四米多高的光秃秃的墙,我们把它称为“毕业墙”,意味着翻过它,就圆满完成了任务,毕业了。而这面墙,单靠个人的力量是绝对无法翻越的。怎么办?只有靠团队的合作:底下要有人梯,上面要有接应,周围的人群要参与保护,自己要拼命蹬腿向上。难度很大,尤其是对于高一的学生。本来,教官不打算安排我们班做这个项目,因为我们的学生小(这个训练主要是针对大学生和企业工作人员的),而且男生只去了12个,女生却又30个,但我还是决定让他们做,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却激发了大家必胜的勇气。在这项活动中,班级的每一个成员,都调动了最大的潜能,把个人力量和团队合作精神发挥到了极致,最终圆满的完成了任务。活动结束后的学生总结里,留下了十分感人的叙述——“……大家开始行动,几个男孩做‘垫脚石’,先让小童上去拉人,然后把女生一个个送上去。天啊!当我踩着小王的腿的时候,心里都有些不忍,当我抓住小潘的手和小奕的手时,我觉得好温暖,我在半空中,叫拼命地往上踩,小童和小田,拽住了我的腿,把我拉了上去……大家真是齐心协力地完成了这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们高一(6)班的心永远永远在一起。我们又成长了。一天的活动结束了,在车上想起一天的点点滴滴,心里总是暖暖的。高一(6)班每个人都是团结的。我们会努力的!高一(6)班,我爱你!……”“……那面墙,让我真实地感受到,什么是团结协作,什么是奉献,什么是勇敢。那么高的墙,咱们多牛啊!就那样,一个一个,都过去了。那么高的‘坎’都可以过去,以后还有什么能难倒我们呢?在集体这个圆里,每个人都是那么重要。看着那些在下面垫底的男生们紧抿着嘴,脸涨得通红,还在坚持,坚持着为一个个同学提供阶梯,让我心中泛起了一层一层的敬意;看着每一位攀爬的同学,手划出了口子,胳膊蹭出了血痕,依然努力跃上墙头,让我的心中一点一点弥漫着感动;看着同学终于被拉上去并安全落地,更是让我忍不住拼命鼓掌欢呼。每一个环节的每一个同学,都那么重要,因为我们是一个集体,我们谁都不可或缺……”“……四米多的高墙挑战了集体,我们个个都很勇敢。我们的集体都很团结,再高的墙我们也会齐心攀过。这正意味着高一(6)班的前面无论有多么高的‘墙’,我们都会一起克服。对每一位同学都不放弃,要大声喊出‘我们是最棒的’‘我能行’。”“……大家互相鼓励、互相帮助,当最后一个人走上去时大家欢呼雀跃。大家翻过的不仅仅是一道墙,高一(6)班的又克服了一个困难,高一(6)班真的变了,教官对我们连声称好,我们在这里锻炼了体能、跨越了心理障碍、调节了心理素质,整个人脱胎换骨……”“……从未看到过大家为了一个目标这么认真的努力过……我感觉我更爱高一(6)班了,觉得我们不像个班级,而更像一个大家庭……今天,全身都像散了架一样,但觉得疼得很爽!我们不能做温室里的花朵,人在成长过程中就应该经历点什么……这是一次毕生难忘的历程!!”这次活动后,正如学生自己所说,班级面貌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学生们更加团结,也更愿意互帮互助。最重要的收获有两点:第一,大家更喜欢自己的班级了;第二,大家对战胜困难有了更大的决心和勇气。为强化活动效果,使学生的感悟进一步升华,我为此连开了三次班会,一次一个主题,把活动的意义予以了充分的挖掘。学生们把高空断桥与大量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作类比,更是把毕业墙想象为前进道路上的一个个障碍,这些障碍,需要鼓励帮助但更需要在自己的不断努力下才能跨越。我在最后一次班会总结是这样说:01“站在毕业墙面前,没有任何依托,你不可能上去,你们都不可能上去。这就是你们要面对的高考,他像一堵高高的墙立在你面前,对于你来说,但靠你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完成的,你会碰壁的。”02“为什么教官开始觉得我们不可能翻过毕业墙?第一,你们太小,对于这面高墙来说,你们太弱,就像你们每个人现在的实力,离高考的要求还差很远;第二,我们只有12个男生参加这个活动,都有30个女生,我们可以依靠的人梯太少,就像现在我们班,能做人梯帮助别人的太少。所以教官对我们没信心,就像我们的老师对我们的家长,不敢相信你们真的能做到。”“结果怎样?我们做到了吗?我们做到了,而且是全体做到了,一个都不少。我们为什么可以做到?取决于三点:第一,要有人梯,比如说我,就可以当这人梯,为你们提供一切可能的帮助,让你们踩着我的肩膀往上攀登;第二,上面还要有拉的人,我们当中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这样的人;第三,是你自己。如果下面有人托,上面有人拉,但中间的你不拼命往上蹬,同样无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