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专题01:修改语病考点专训(02)(教师版)
时间:40分钟分值:60分得分:
(2024届福建省宁德市高中毕业班五月份质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穆阳线面是福建闽东著名的传统面食,②因细如针线、营养丰富而闻名,③是国家地理标志。④其生产
工艺有近700多年历史。⑤线面制作对天气、温度等有严格要求,⑥雨天不能晒面,⑦而且温度太高面粉容
易发酸。线面制作各道工序环环相扣,和面、搓条、上竹、上柜发酵这几道工序时间间隔都得控制在30
分钟左右,任何一个环节出错,线面的口感就会受影响。
1.文中画波浪线处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可以
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6分)
【答案】序号:③修改为: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序号:④修改为:其生产加工有近700年历史。序
号:⑦修改为;温度太高面粉容易发酸。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
③主宾不搭配。前一分句主语“其”是指“穆阳线面”,与宾语“国家地理标志”不搭配,判断的关键
依据是“是”字,“国家地理标志”应改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④重复累赘。“近”与“多”二者删去其一。
⑦不合逻辑。前后分句之间不存在递进关系,“而且”这一关联词多余,应该删去。
(2024届山东省菏泽市高三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乡村是中华文明的生发之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①于众多文人而言,②乡村不再是一个
居住场所,③更是品鉴和寄情的对象,④是精神的归属。⑤至少自唐代,⑥无论是处尊居显还是地位卑微,
⑦文人在寻找心灵的栖息之地时,⑧总是绕不过陶渊明的田园成为首选。只不过由于时代语境和个人际遇
的差异,每个人在承袭陶氏田园志趣的同时,也形成了个人的风格特征。
2.文中第一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
原意。(6分)
【答案】第②句可修改为:乡村不仅是一个居住场所;第⑤句可修改为:至少自唐代开始;第⑧句可
修改为:总是绕不过陶渊明的田园(或:“总是把陶渊明的田园作为首选”)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②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不再……更是”搭配不当,乡村具有居住功能,“不仅是……更是”表递进关
系,应将“不再”改为“不仅”;
⑤介词的宾语中心语残缺。“自唐代”成分残缺,“自……开始”为固定搭配作状语成分,故应在“唐
代”后加“开始”;
⑧句式杂糅,举棋不定。“绕不过……成为首选”句式杂糅,应改为“总是绕不过陶渊明的田园”,或
“总是把陶渊明的田园作为首选”(“文人”为主语,将“陶渊明的田园成为首选”改为“把陶渊明的田园
作为首选”,使得前后搭配)。
(2024届山东省济南市高考针对性训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东北大花”在全媒体时代的出圈,②对整个东北地区文化辨识度与影响力的提升大有裨益。③东
北地区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④多民族在白山黑水之间持续不断地汇合,⑤让这片土地拥有了区别于
中原地区的历史文化特点。⑥可以说“东北大花”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东北文化标识的功能。⑦其中的“东
北”二字框定了这一标识的地域范围,⑧“大花”传递了浓烈、火热、奔放与豪放也契合东北人的性格。⑨
这也是“东北大花”之所以受人喜欢的原因之一。
3.文中第三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
原意。(6分)
【答案】第④句可修改为:多民族在白山黑水之间持续不断地融合;
第⑧句可修改为:“大花”传递的浓烈、火热、奔放与豪放也契合东北人的性格;
第⑨句可修改为:这也是“东北大花”受人喜欢的原因之一。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第④句,主谓搭配不当。“多民族……汇合”不搭配,“汇合”改为“融合”。
第⑧句,主语残缺。“契合”缺少主语,“了”改为“的”。
第⑨句,句式杂糅。“之所以受人喜欢的原因之一”句式杂糅,可删去“之所以”。
(2024届河北省部分学校高三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每年4月至7月,在北京前门、天安门等地,常见一群群燕子在古建筑间飞舞。①这种燕子被老北京人亲
切地称为“楼燕”,②学名北京雨燕。③北京雨燕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专题01 名篇名句理解性默写考点(教案)-2025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各考点满分宝鉴.pdf
- 专题01 名篇名句理解性默写考点(学案)-2025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各考点满分宝鉴.pdf
- 专题01 2024年新课标全国Ⅰ卷语文(教师版) 2025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各考点满分宝鉴.pdf
- 专题01 2024年新课标全国Ⅰ卷语文(学生版) 2025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各考点满分宝鉴.pdf
- 专题01 古代诗歌鉴赏选择题考点(教案)——2025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各考点满分宝鉴.pdf
- 专题01 古代诗歌鉴赏选择题考点(学案)——2025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各考点满分宝鉴.pdf
- 专题01 文言断句考点(教案)——2025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各考点满分宝鉴.pdf
- 专题01 文言断句考点(学案)——2025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各考点满分宝鉴.pdf
- 专题01 修改语病考点(教案)——2025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各考点满分宝鉴 2025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各考点满分宝鉴.pdf
- 专题01 修改语病考点(学案)——2025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各考点满分宝鉴 2025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各考点满分宝鉴.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