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Ⅴ三叉神经☆为混合性神经☆含两种纤维成分◆一般躯体感觉纤维感觉纤维传导头面部一般感觉,咀嚼肌本体感觉分三支布于面部皮肤、眼及眶、口腔、鼻腔、鼻旁窦的粘膜、牙、脑膜◆特殊内脏运动纤维随下颌神经走行分布咀嚼肌内脏运动纤维三叉神经分支213眼神经下颌神经上颌神经三叉神经肌支三叉神经皮支分布区咀嚼肌神经V1V2V3C1-5后支颈丛皮支叉神经损伤同侧感觉障碍面部皮肤及口、鼻腔粘膜感觉丧失、角膜反射消失同侧运动障碍咀嚼肌瘫痪和萎缩张口时下颌偏向患侧一侧三叉神经损伤表现临床上常见,能波及三叉神经某一分支或全部分支检查方法分别压迫眶上孔、眶下孔、颏孔,可诱发患支分布区的疼痛。三叉神经痛三叉神经检查感觉功能(检查三个分支区域的痛觉、触觉和温度觉)运动功能(检查颞肌和咀嚼肌力量)Ⅲ反射:①角膜反射{角膜反射弧:角膜——三叉神经眼支——三叉神经感觉主核——两侧面神经核——面神经——眼轮匝肌。}②下颌反射VII、面神经性质:混合性主要是躯体运动纤维,还有内脏感觉纤维和内脏运动纤维。由茎乳孔出颅,入腮腺分支后再交织成丛,由丛发出分支呈扇形分布于面肌。在面神经管内的分支:岩大神经,镫骨肌神经,鼓索在颅外的分支:颞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颈支面神经损伤主要表现:伤侧额纹消失,鼻唇沟变平;口角偏向健侧,不能鼓腮,说话时,唾液常从口角漏出;不能闭眼,角膜反射消失;听觉过敏;舌前部味觉丧失;泌泪障碍,角膜干燥;泌涎障碍等。中枢性面瘫:一侧中央前回下部,皮质脊髓束受损;面部表情肌瘫痪,但皱眉、皱额闭眼动作无障碍。即对侧面下部瘫痪,即面部的1/4瘫。周围性面瘫:面神经或核以下周围神经受损;同侧面肌瘫,额纹变浅,眼睑闭合无力,鼓腮漏气,不能吹口哨。即同侧面部瘫痪,即面部的1/2瘫周围性与中枢性面瘫观察是否存在口角歪斜叫病人做下列动作:皱眉、皱额、抵抗阻力闭眼、鼓腮、示齿面神经(facialnerve)运动检查12味觉检查嘱患者伸舌,检查者以棉签蘸取少量食糖、食盐、醋酸或奎宁溶液,涂于舌前部的一侧,识别后用手指出事先写在纸上的酸、甜、咸、苦四个字之一,其间不能讲话、缩舌、吞咽。每次试过一种溶液需用温水漱口,并分别检查舌的两侧以对照。VIII、前庭蜗神经由前庭神经和蜗神经组成。前庭神经:传导平衡觉冲动,维持机体平衡,调节机体对各种加速度的反应,调节眼球运动蜗神经:听觉传导蜗神经损伤:出现听觉障碍,耳鸣前庭神经损伤:眩晕、眼球震颤、平衡功能障碍前庭蜗神经损伤前庭蜗神经检查蜗神经:是传导听觉的神经,损害时可出现耳聋和耳鸣。常用耳语、表声或音叉进行检查,声音由远及近,测量患者单耳(另侧塞住)能够听到声音的距离,再同另一侧耳比较,并和检查者比较。传导性耳聋听力损害主要是低频音的气导,神经性耳聋是高频音的气导和骨导均下降,可通过音叉试验加以鉴别:林纳试验(Rinnetest,RT):亦即骨导气导比较试验,将128Hz的震动音叉置于患者一侧耳后乳突上,至患者的骨导不能听到声音后,将音叉置于该侧耳旁,直至患者的气导听不到声音为止;再测另一侧;正常时气导约为骨导的2倍;神经性耳聋时,气导长于骨导,即Rinne试验阳性;传导性耳聋时,骨导长于气导,即Rinne试验阴性;weber试验(韦伯试验):即双侧骨导比较试验,将震动的音叉置于患者的颅顶正中,正常时感觉声音位于正中;传导性耳聋时声响偏于病侧,为weber试验阳性;神经性耳聋时声响偏于健侧,即为Weber试验阴性。十二对颅神经检查学校: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演讲人:范桃林、申涌、贺确益、周青指导老师:彭玉莲十二对颅神经检查概述解剖结构功能检查临床意义共12对,顺序用罗马字码表示。01嗅神经Ⅱ视神经Ⅲ动眼神经02滑车神经Ⅴ三叉神经Ⅵ(外)展神经03面神经Ⅷ前庭蜗神经Ⅸ舌咽神经04迷走神经Ⅺ副神经Ⅻ舌下神经05口诀:Ⅰ嗅Ⅱ视Ⅲ动眼,Ⅳ滑Ⅴ叉Ⅵ外展06面Ⅷ听Ⅸ舌咽,Ⅹ迷Ⅰ副舌下全07脑神经组成内脏感觉一般内脏感觉特殊内脏感觉躯体感觉一般躯体感觉特殊躯体感觉内脏运动一般内脏运动特殊内脏运动躯体运动脑神经的纤维成分运动神经(Ⅲ、Ⅳ、Ⅵ、Ⅺ、Ⅻ)贰感觉神经(Ⅰ、Ⅱ、Ⅷ)壹混合神经(Ⅴ、Ⅶ、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