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分子诊断产业发展现状.docx

分子诊断产业发展现状.docx

此“经济”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分子诊断产业发展现状

分子诊断是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受检个体的遗传物质或携带的病毒、病原体的基因结构与类型,进而从基因层面对疾病进行检测诊断;具有检测时间短、灵敏度更高、特异性更强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传染性疾病、血液筛查、遗传性疾病、肿瘤伴随诊断等领域。根据检测原理和技术的不同,可以分为PCR、原位杂交、基因芯片、基因测序四大类,用途有所不同。

分子诊断产业由上游生化原材料、中游试剂及仪器和下游应用市场构成。上游原材料包括诊断酶、引物、探针、dNTPs等生物制品原料,高纯度氯化钠、无水乙醇、核酸提取试剂等精细化学原料,以及塑料配件、尼龙膜、硝酸纤维素膜等其他物料。中游主要是分子诊断试剂和仪器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包括核酸提取试剂盒、PCR仪、核酸提取仪、基因测序仪等。下游为需求市场,主要有医疗机构、第三方医学实验室、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

图:分子诊断产业图谱

(一)分子诊断产业国际发展情况

全球市场持续增长,国际巨头占据主导地位。在精准医疗及新冠肺炎特殊时期的推动下,分子诊断成为体外诊断领域增速最快的细分赛道。目前,全球分子诊断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102亿美元增长至2022年的18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6.0%;且随着传染病、癌症、遗传病等领域分子诊断技术的普及以及三代数字PCR的发展,市场将持续保持较高增速,预计于2026年达到375亿美元,2023-2026年的复合增长率19.8%。

图:全球分子诊断市场规模

当前,全球分子诊断市场集中度较高,厂商巨头主要集中在欧美地区,美国在分子诊断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代表性企业有罗氏、雅培、丹纳赫、赛默飞、西门子等;亚太地区所占比例较小但增长潜力大,其中中国由于人口老龄化加剧、居民医疗保健意识提升以及对健康体检诉求的不断增加,推动了国内由已病治疗向未病预防的医疗消费升级,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9%,远高于全球增长水平。

(二)分子诊断产业国内发展情况

市场高速增长,国产替代进程加速。我国分子诊断市场起步较晚,但增长迅速,分子诊断市场主要应用于感染检测板块、肿瘤检测板块、生育健康和遗传病板块等。数据显示,中国分子诊断行业市场规模由2017年的51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18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9%。由于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分子诊断市场规模迅速扩大,预计2023年中国分子诊断行业市场规模将达243亿元。

图:2017-2023年中国分子诊断市场规模

目前,我国分子诊断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阶段,在核心技术创新、高端产品研发方面处于追赶阶段。上游高端原料如诊断酶、引物、探针等研发难度大,生产工艺流程复杂,国内代表性企业如圣湘生物、之江生物、诺唯赞等已逐步开展技术革新,抢占中高端原料市场份额。中游高端仪器设备技术创新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多款基因测序仪获批上市,代表性企业有华大智造、真迈生物、赛纳生物等。目前,国内分子诊断中低端产品已基本实现国产替代,高端产品技术攻关和研发进展也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国产替代进程加速。

(三)分子诊断技术发展趋势

根据技术的不同,分子诊断可以分为PCR、基因测序、荧光原位杂交、基因芯片四大类,当前分子诊断技术发展趋势以PCR为主流,基因测序为高潜力发展方向,原位杂交及基因芯片因技术发展成熟且应用场景有限,市场发展缓慢。

技术趋势方面,随着技术的创新和进步,PCR技术更新迭代迅速,包括一代普通PCR,二代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三代数字PCR(dPCR)。当前,二代实时荧光PCR以其高灵敏度、高特异性以及可定量的优势成为PCR中的主导技术,而具备极高精度、可实现单分子级检测的三代数字PCR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基因测序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也已经从一代序、二代测序逐步发展到了三代单分子测序技术,目前市场上二代测序占据主导地位;在全基因组测序、RNA测序等信需求的刺激下,第三代单分子长读长测序整正迅速发展中。

技术壁垒方面,PCR仪的研发及生产涉及上游多种元器件,包括控制模块、温控模块、光电模块、机械模块、电源模块和软件(控制与数据处理软件)等组成。其中,核心系统是温控模块和光电模块,前者保证反应顺利正常进行,后者保证信号完整读取。然而,PCR仪研发生产的核心元器件大多依赖进口,包括半导体制冷片、激光器、光电探测器、滤光片、工业相机等。此外,相关配套试剂原材料也存在进口依赖情况,包括各类酶/辅酶/酶底物、荧光试剂等。整体来看,PCR仪研发及生产涉及的上游核心元器件以及配套原材料技术壁垒较高,仍然存在进口依赖现象,先进原材料技术仍然存在“卡脖子”环节。

基因测序仪作为分子诊断领域的高端设备,是集光学、机械、电子、流体、软件、算法等多个交叉学科于一体的复杂系统,涉及到生化反应、光机电工程、软件算法等不同领域。其中,核心零部件包括光电探测器、分光器、传感器等零部件仍然

文档评论(0)

150****514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二级建造师持证人

分享知识,传播快乐!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3月19日上传了二级建造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