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儿童生长迟缓的营养干预.docx

儿童生长迟缓的营养干预.docx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儿童生长迟缓的营养干预

儿童生长迟缓是一种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影响全球许多地区,特别是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生长迟缓定义为:由于膳食的蛋白质或能量、维生素、矿物质摄入不足等原因,导致身高低于筛查标准的年龄别身长或身高界值范围(同年龄、同性别儿童正常参考值的中位数减去2个标准差或者第3个百分位以下),属于长期性营养不良。2023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出台的《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食养指南》指出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依据《7岁以下儿童生长标准(WS/T423—2022)》、《学龄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筛查(WS/T456—2014)》判断。

生长迟缓对儿童青少年的身体健康产生直接的影响,如持续性发育迟缓、免疫功能障碍和神经发育缺陷;并影响到其成年后的身高,增加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发病风险;且对他们的认知和社会情绪发展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早期和适当的营养干预是改善儿童生长迟缓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笔者就我国儿童生长迟缓的现状浅谈一下儿童生长迟缓营养干预的相关问题。

1.我国儿童生长迟缓的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公共卫生状况的不断改善,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发生率逐年下降、城乡间差距显著缩小,且生长迟缓程度多以轻度为主。2020年中国居民营养状况调查显示我国6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发生率为4.8%,6~17岁为2.2%,农村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发生率约为城市的2~3倍。按照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儿童营养不良人群流行程度界定标准,我国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整体呈低流行态势(2.5%~10.0%)。

2.儿童生长迟缓的原因

儿童生长发育的水平是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包括表观遗传、基因变异、染色体畸形等;目前普遍的观点认为遗传对5岁以下的儿童生长影响很小或可忽略不计,5岁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遗传的作用逐渐显现。后天因素可根据是否受疾病影响进行区分。非疾病所致的生长迟缓多与家庭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等相关;疾病所致的生长迟缓多因器质性损害导致摄入量不足、损失过多、需求量增多(代谢增加)或多种机制引起,见表1。生长迟缓的病因通常是多因素的,疾病和非疾病相关的生长迟缓之间亦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可能无法确定单一原因。

3.儿童生长迟缓营养干预策略

3.1营养干预目标

生命的前1000d(从受孕到产后第2年结束)是人类生长发育的窗口期,改善孕产妇的营养状况,为胎儿发育提供良好的母体环境是避免儿童出现生长迟缓的有效预防措施。1岁以内是生长发育的第1个高峰期,青春期是第2个高峰期,这两个时期的营养干预尤为关键。营养干预的目标是实现“追赶生长”。应根据患儿年龄段需求、病情轻重、病理特征及代谢特点,循序渐进地增加能量和蛋白质。WHO指出,蛋白能量比达到8.9%~11.5%,有利于瘦体重增长,促进线性生长。

对于何时停止追赶增长的干预措施,目前尚无统一定论。美国儿科协会营养委员会建议当营养缺乏被纠正,食物摄入和主动生长的速度可以减慢至接近相应年龄的正常水平,避免过度干预导致肥胖等问题的发生。

3.2一般营养干预策略

3.2.1营养膳食

平衡膳食,强化营养膳食是各种营养问题的起源。印度的一项全国性横断面调查显示未能实现膳食多样化与儿童的生长发育、消瘦和体重不足显著相关。通过制定营养食谱改善个人或人群的膳食,达到食物多样性和营养素摄入量达到推荐摄入量,是营养干预的最基本、也是应用最为普遍的方法。我国首部《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食养指南》指出生长迟缓儿童青少年食物选择应全面、均衡、多样;保证1日3餐、定时定量、饮食规律。

3.2.2强调动物性食物的摄入

动物性食物是蛋白质、脂类、脂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优质来源,主要包括鱼、禽、肉、蛋、奶等,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人口的乳制品摄入量普遍较低,一项为期2年的前瞻性随机试验证明,每天接受200g牛奶和50g鸡蛋可以显著改善儿童的生长并对减少维生素D缺乏症产生积极影响。动物性食物亦富含肌酸,美国的一项横断面研究显示每天摄入足够的肌酸对2~19岁儿童的生长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7~24月龄婴幼儿每天要保证500mL奶、1个鸡蛋、15~75g的肉禽鱼;学龄前儿童每日300~500mL奶量或者相当量的奶制品,1个鸡蛋及50~75g的肉禽鱼;学龄儿童每日至少300mL奶或相当量的奶制品,推荐每天鱼、禽、肉、蛋摄入量为120~200g。

3.2.3微量营养素的补充

营养干预还应关注微量营养素。维生素D是促进钙代谢和骨骼发育必不可少的维生素,安娜等一项Meta分析显示我国儿童维生素D缺乏率高达24.03%,不足率达8.71%,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呈增高趋势。一般建议从生后数日内即可开始补充维生素D,直至青少年阶段;足月

文档评论(0)

150****514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二级建造师持证人

分享知识,传播快乐!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3月19日上传了二级建造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