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
PAGE1
单元总结
一、全面理解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心集权制度
1.基本概念
分成君主专制与中心集权两个概念。
2.两对冲突
皇权与相权的冲突;中心与地方的冲突。
3.三个趋势
(1)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减弱,直至宰相制度被废除。
(2)中心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减弱。
(3)日益加强思想限制。
4.强化措施
(1)分化事权,使机构间相互牵制。
(2)划分适当的行政区域。
(3)加强和完善监察制度。
(4)加强思想限制。
5.演化脉络
形成于秦(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巩固于汉(中外朝制、“推恩令”、刺史制),完擅长隋唐(科举制、三省六部制),加强于宋元(二府三司制、行省制),明清强化并走向顶峰(内阁、厂卫、军机处)。
6.评价
君主专制中心集权制度经过秦汉、隋唐、宋元等历史阶段的发展演化,到明清时期达到了顶峰。明初宰相制度的废除结束了古代中国政治史上长期存在的君权与相权的冲突,清代军机处的设立标记着专制皇权达到顶峰。明清政治体制日益僵化,阻碍了古代中国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二、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的演化
时代
地方管理制度
周代
实行分封制,加强了王权,周王成为“天下共主”;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走向崩溃
秦朝
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建立的中心集权制度加强了中心对地方的限制,奠定了中国古代统一王朝的基础,促使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
汉朝
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汉武帝颁行“推恩令”,设置刺史。封国制导致“七国之乱”,“推恩令”加强了中心集权
唐朝
唐中期设节度使,后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严峻减弱了中心集权
宋朝
由文官任地方长官,设通判监督,将兵权、财权收归中心,减弱地方行政权
元朝
实行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心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心集权
明朝
废行省,设三司,将地方权力进一步集中到中心
三、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历史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从未中断,源流分明,脉络清楚。
2.以君权为中心,权力高度集中,确保君主专制权力的独断性。
3.人治高于法治,全部的官员都听命于皇帝,从而给予了官僚政治深厚的人治而非法治色调。
4.从中心到地方设置完备的政治结构,建立起严密的统治网络。
5.政治制度与伦理道德相结合,宗法观念、宗法关系影响古代政治制度的建设,父权观念渗入到国家政治制度中。
例题(2024·浙江高考,1)有学者在探讨中国早期国家时留意到:周“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这表明()
A.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
B.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
C.以分封制构架国家垂直管理地方形式
D.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
解题规范
一明考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
二抓关键: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
三析选项
选项
详细分析
结论
A项
官僚体制起先于秦朝,周实行贵族政治,故A项错误
解除
B项
材料没有反映出分封对象的素养差异,故B项错误
解除
C项
垂直管理地方形式起先于秦朝郡县制,周实行地方分权,故C项错误
解除
D项
“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故D项正确
正确
答案D
解题技巧
材料型选择题
(1)阅读材料,抓住关键词句,提取材料的有效信息。
(2)留意每段材料的出处(包括时间、国别、作者等信息)。
(3)明确材料的主题及蕴含的本质内涵,进行分析推断。
(4)联系教材及相关历史学问,进行学问迁移,逐项分析备选项,作出推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每日一题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
- 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每日一题邦联制与联邦制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
- 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每日一题比较牛顿经典力学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
- 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每日一题不结盟运动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
- 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每日一题达尔文进化论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
- 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每日一题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
- 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每日一题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
- 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每日一题董仲舒对儒学的发展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
- 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每日一题杜鲁门主义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
- 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第22课孙中山的民主追求教案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