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骨骼肌人体解剖生理学讲解.pptx

  1. 1、本文档共8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主讲人:滕飞翔;CONTENTS;骨骼肌的概述;运动系统的肌均属骨骼肌,全身共有600多块,约占体重的40%,主要分布于头颈、躯干和四肢。

每一块肌都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受一定的神经支配。;(一)骨骼肌的形态分类

肌的形态多种多样,根据其外形,可分为长肌、短肌、扁肌、轮匝肌。

长肌呈长梭形或带状,多分布于四肢,收缩时运动幅度大。

短肌短小,有明显的节段性,收缩幅度小,主要分布于躯干深部。

扁肌扁而阔,起运动和保护功能,多分布于躯干浅部。

轮匝肌呈环形,多位于眼、口等孔裂的周围,收缩时关闭。;(二)骨骼肌的大体构造

骨骼肌由肌腹和肌腱构成。

肌腹多位于肌的中部,色红而柔软,由骨骼肌纤维构成,具有收缩功能。

肌腱位于肌的两端,附于骨骼上,主要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色白而强韧,无收缩功能,起力的传递作用。

长肌的腱多呈条索状;扁肌的腱多薄而宽阔,又称腱膜。;(三)骨骼肌的起止和配布

一般肌都越过一个或多个关节,其两端分别附于两块或两块以上骨面。

通常把位于躯干的内侧或四肢近侧的一端称起点,另一端称止点。

起止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换,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大多数肌都成群配布在关节的周围,其配布形式,与关节的运动轴密切相关,即在每一个运动轴的两侧,都配布有作用相反的两群肌。

配布在运动轴的同一侧,完成同一动作的肌或肌群,称协同肌。

配布在运动轴两侧、作用完全相反的肌或肌群,互称拮抗肌。;(四)骨骼肌的辅助结构

1.筋膜

筋膜遍布全身,可分浅筋膜和深筋膜。

(1)浅筋膜

是皮肤深面的疏松结缔组织,也称皮下筋膜,内有脂肪、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等。

浅筋膜具有保护深部结构和维持体温的作用。;(2)深筋膜

是位于浅筋膜深面的致密结缔组织,又称固有筋膜,包裹每一块骨骼肌或肌群。

四肢的深筋膜伸入肌群,并附着于骨面,形成厚而致密的肌间隔,以分隔肌群。

深筋膜还包绕血管、神经,形成血管神经鞘。;2.滑膜囊

为结缔组织构成的密闭小囊,多存在于肌之间或肌腱与骨面之间,形扁壁薄,内含少量滑液,有减少???擦的作用。;3.腱鞘

腱鞘为套在长肌腱外面的结缔组织鞘,腱鞘呈双层套管状,分为内、外两层。

内层包绕于肌腱的周围;外层与周围的结缔组织相连。

内、外两层在鞘的两端相互移行,形成一个封闭的腔隙,其内含有少量的滑液。

其作用是使腱固定于一定的位置,当肌收缩时,腱鞘可减少肌腱与骨的摩擦。;骨骼肌的概述;全身骨骼肌;全身骨骼肌包括头肌、颈肌、躯干肌、和四肢肌。

(一)头肌

头肌可分面肌和咀嚼肌两部分。

1.面肌

面肌起于颅骨,止于皮肤,主要分布于面部的睑裂、口裂等周围。

收缩时能牵动面部皮肤显示出种种表情,故面肌又称表情肌。

主要的面肌有颅顶肌(枕额肌)、眼轮匝肌、和口轮匝肌。;(1)颅顶肌

颅顶肌宽而薄,主要指枕额肌。

位置:枕额肌位于颅顶部,左右各一,它有前、后两肌腹,分别位于额部和枕部,被称为额腹和枕腹。

两肌腹之间以帽状腱膜相连,帽状腱膜紧贴颅骨。

枕额肌与颅部的皮肤和皮下组织紧密结合共同形成头皮。

作用:额腹收缩可提眉并形成抬头纹,出现惊讶的面部表情。;(2)眼轮匝肌

位置:位于眼裂周围,分为眶部、睑部和泪囊部。

睑部纤维收缩时可眨眼,与眶部纤维共同收缩时使眼裂闭合;泪囊部纤维收缩可扩大泪囊。

由于肌束与皮肤间的密切关系,眼外毗部可产生放射状皱纹,称为“爪形纹”(鱼尾纹)。

作用:眼轮匝肌收缩可产生烦恼和忧虑的表情。;(3)口轮匝肌

位置:位于口裂周围。

口轮匝肌轻度收缩,可使口唇关闭。用力收缩时,口唇向前撅起或伸出呈吸吮状。

作用:有缩小口裂的作用,收缩时闭口,可参与完成吃、喝动作。另外可产生冷淡或含蓄的表情。

;2.咀嚼肌

位于颞下颌关节的周围,参与咀嚼运动。

浅层肌肉主要有咬肌和颞肌,可在体表摸到。

深层肌包括翼内肌和翼外肌。

;(1)浅层--咬肌

位置:位于下颌骨的外面。

起止:起自颧弓的下缘和内面;止于下颌角外侧面的咬肌粗隆。

作用:收缩时上提下颌骨,咬紧牙关。;(2)浅层--颞肌

起止:起自颞窝内;止于下颌骨的冠突。

作用:收缩时上提下颌骨,咬紧牙关。;(3)深层--翼外肌

位置:位于颞下窝。

起止:起于蝶骨大翼下面和翼突外侧面;止于下颌颈。

作用:一侧收缩可使下颌骨移向对侧,两侧同时收缩使下颌骨向前移,协助做张口运动。;(4)深层--翼内肌

位置:位于下颌支内侧面。

起止:起于蝶骨翼突;止于下颌角内面。

作用:双侧收缩可上提下颌骨,单侧收缩则使下颌骨向对侧运动。;(二)颈肌

颈肌位于颅和胸廓之间,根据位置可分为颈浅肌和颈外侧肌、颈前肌与颈深肌三群。

1.颈浅肌和颈外侧肌

(1)颈阔肌

位置:位于颈部浅筋膜中,薄而宽阔,属皮肌。

起止:起于胸大肌和三角肌表面的筋膜;向上

文档评论(0)

一笑倾洁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PPT课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