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思想道德与法治+2024秋+试卷1
一、材料分析题(本题共1小题,每小题80分,共80分。)
1.
镭结合;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分析中国精神的丰富内涵是什么?学生们如
何做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
答:“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
爱国、感恩、勤劳、互助、开放、进取、创新、包容、厚德、谦虚、务实、奋进、诚信、
务实、兼容、好学、互信、互利、协商、尊重、爱1>、公德、平等、平和,”中国精神”
博精深,它的内涵深刻,它的意义深远,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规范和”中国精神”
的的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
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
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
是中华民族终极归属感与荣誉感,使中国人为了祖国的腾飞,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基本内容,
是我们每一个人中国人必须传承的。我们只有具备了最基本的“中国精神“,才能具备更
高更可贵的“中国精神“,才能完成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敢于斗争、敢于坚持的革命精
神,”中国精神”是爱国主义的核心,是树立和弘扬的中心任务。”中国精神”是中华民
族坚挺的脊梁,是坚强不屈的中国魂,”中国精神”就是中国魂,需要弘扬那种让中国人
自强、自信的国民精神和民族精神。
“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中
国精神”是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
1
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以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内涵,体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
中国精神与今日全球时代中国应有的国家利益、国家责任以及国家荣誉相匹配,并有
益于且在很程度上代表着人类发展的健康方向。中国精神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刚柔相济、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中国精神包含着阳刚与阴柔两个层面。”自强不
息,乃是中国精神固有的超越性,显示出刚健有为、勤劳勇敢、积极向上、坚韧不拔的精
神品格及其生命意志,而忧国忧民、治国平天下及精忠报国,则是中国精神超越性的外化
与具体表现。在内在性与超越性方面,一阴一阳,刚柔相济,构成了中国精神的两个层面,
并塑造了中国国民的基本人格模式。
2.中国精神的两核心价值:和谐与中道。中国精神推崇”和谐”,表现为天人间的
和谐(所谓”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人际间的社会和谐、人与自我的人格和谐,
也表现为民族与国家间的政治和谐,中国传统所信奉的正是和平主义,孑L子的同理想即
表达了这一理念。
“和谐“的前提:(1)是整体的团结与合作,和谐是整体的有机化、组织化以及整体效
能的最化,因此,中国形成了集中力量办事的传统,也特别推崇集体荣誉感,在现代
世界尤其表现为国家荣誉及其国家认同。⑵〃和谐〃乃多样性的并存与互补,所谓”和而
不同“,整体的团结与合作不是抹掉个体,恰恰是通过个体的努力并让个体分享整体的效
能及其荣誉,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中国精神同样强调个体,但并不因此丧失整体性。
(3)和谐是有主体性的,乃是主体的自立、自信与自强,因此绝非无原则的妥协与退让,更
2
不是小弱。
3.持续不断的生成、创新与转化精神。中国精神秉持变化与流动的生命观,不承认绝
对不变的实体,而是主张世界的生成变化,从宇宙万物到族群人伦,从自然系统到人的教
化系统,从形上之道到形下之器物,从生命本体到社会文化及其解释,都处于不断运动变
化并遵循运动变化的辩证法则。在其现代复兴过程中,中华民族更是面对各种艰难困苦及
其复杂局面,勇于担当、革故鼎新、披荆斩棘、攻坚克难,持续推进中国传统包括中国精
神的现代转化。
4.共同的华夏认同及其卓越的包容性与涵摄力。中华文明以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
局,是境内诸民族、地域文化以及宗教传统长期交流、融合的结果。中国精神具有卓越的
包容性与涵摄力,能吸纳或兼容一切外来的民族精神及文化传统。
事实上,中国文化传统长期以来在保持自己的独立性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开题报告】中学生发现历史问题能力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pdf
- 国开2024年秋《心理健康教育》形考任务1-9 .docx
- 眼部血管生成的调控新机制2024(全文) .pdf
- 电梯安全使用协议责任书模板 .pdf
- 冀教版(2024)七年级体育与健康全一册《第8课 传染性疾病》教学设计 .pdf
- 仁爱科普版(2024)七年级上册英语期末复习重要考点讲义 .pdf
- (新人教2024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Unit2 单元测试(学生版+解析版) .pdf
- 2025学年九年级物理全一册《举一反三》18.1 电能 电功含答案与解析 .pdf
- 高考模拟作文写作:演讲稿主题“平台与人才”写作解析及范文精点细评 .pdf
- Unit5 Why do you like pandas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人教新目标Goforit版英语七年级下册 .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