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与园林建筑结合与园林建筑结合的山石布置形式有以下几种。(1)山石踏跺和蹲配园林建筑常用自然山石做成台阶,即踏跺。石材选择扁平状的,富于自然的外观。每级为10-30cm。山石每一级都向下坡方向有2%的倾斜坡度以便排水。石级断面要上挑下收,术语称为不能有“兜脚”。蹲配是常和如意踏跺配合使用的一种置石方式。所谓“蹲配”以体量大而高者为“蹲”,体量小而低者为配。也可“立”、可“卧”,以求组合上的变化。抱角和镶隅对于外墙角,山石成环抱之势紧包基角墙面,称为抱角;对于墙内角则以山石填镶其中,称为镶隅。粉壁置石以墙作为背景,在面对建筑的墙面或相当于建筑墙面前基础种植的部位作石景或山景布置。以粉壁为纸,以石为绘,也有称“壁山”的。廊间山石小品在成曲折回环的廊与墙之间形成一些大小不一、形体各异的小天井空隙地。可以用山石小品“补白”,使建筑空间小中见大,活泼无拘。石景本身处理亦精炼,一块湖石立峰,两丛南天竹作陪衬。**(5)“尺幅窗”和“无心画”清代李渔首创的。他把内墙上原来挂山水画的位置开成漏窗,然后在窗外布置竹石小品之类,使景人画。称为“无心画”。以“尺幅窗”透取“无心画”。(6)云梯云梯即以山石掇成的室外楼梯。既可节约使用室内建筑面积,又可成自然山石景。第三节假山结构**假山的基本结构可分为基础、山体和山顶三大部分。假山结构设计的任务,就是要解决假山各部分的连接关系,并使假山各部分构造成为假山整体。假山基础人造土山和低矮的石山一般不需要基础,山体直接在地面上堆砌。高度在3m以上的石山,就要考虑设置适宜的基础了。一般来说,高大、沉重的大型石山,需选用混凝土基础或块石浆砌基础;高度和重量适中的石山,可用灰土基础或桩基础。素土夯实层之上,可做一个砂石垫层,厚30-70mm;垫层上面即为混凝土基础层。混凝土层的厚度及强度,在陆地上可设计为100-200mm,用C15混凝土,。在水下,厚度为500mm左右,强度采用C20。在施工中,如遇坚实的地基,则可挖素土槽浇注混凝土基础。混凝土基础:可用1:2.5或1:3水泥砂浆砌一层块石,厚度为300-500mm;水下砌筑所用水泥砂浆应为1:2。块石基础层下可铺30mm厚粗砂作找平层,地基应作夯实处理。用水泥砂浆砌筑块石可采用浆砌与灌浆两种方法。浆砌块石基础:主要是用石灰和素土按3:7的比例混合而成。灰土每铺一层厚度为30cm,夯实到15cm厚时,则称为一步灰土。一般高度在2m以上的假山,其灰土基础可设计为一步素土加两步灰土。2m以下的假山,则可按一步素土加一步灰土设计。灰土基础:**4.桩基础:用木桩或混凝土桩打人地基做成的假山基础,即桩基础,桩基主要用在土质疏松地方或新的回填土地方。木桩基础多用直径10—15cm,长1一2m的杉木桩或柏木桩做桩基,木桩下端为尖头状。做混凝土桩基,先要设计并预制混凝土桩,其下端仍应为尖头状。桩木按梅花形排列,称“梅花桩”,桩木相互的间距约为20cm。桩木顶端可露出地面或湖底10--30cm,其间用小块石嵌紧嵌平,再用平正的花岗石或其它石材铺一层在顶上,作为桩基的压顶石。或者,用一步灰土平铺并夯实在桩基的顶面,做成灰土桩基也可以。5.灰桩基础:是在地面均匀地打孔,再用石灰填满孔洞并压实而构成的一种假山基础形式。桩孔里的石灰吸潮后膨胀凝固,从而使地面变得坚实起来。一般用作小体量假山的简易基础。6.石钉夯土基础:是用尖锐的石块密集打人地面,使土壤被挤得紧实,再在其上铺一层素土或灰土夯实而成。一般用来作为低山的基础。山脚形式:凹进脚(2)凸出脚(3)断连脚(4)承上脚(5)悬底脚(6)平坂脚山脚线就是山体的平面轮廓线,山脚轮廓线形设计,在造山实践中被叫做“布脚”。所谓“布脚”,就是假山的平面形状设计。转折2.错落3.断续4.延伸5.环抱6.平衡假山工程制作技术(二)**本文档由【绿人园林景观网】整理发布。更多假山制作方法、施工流程,可以登陆“绿人园林景观网()”学习、交流、探讨。---绿人园林景观网第一节假山概述**假山工程是园林建设的专项工程,已经成为中国园林的象征。人们通常称呼的假山实际上包括假山和置石两个部分。一、假山是以造景游览为主要目的.充分地结合其它多方面的功能作用,以土、石等为材料,以自然山水为蓝本并以艺术的提炼和夸张,用人工再造的山水景物的通称。假山体量大而集中,可观可游.使人有置身于自然的山林之感;二、置石:山石为材料作独立性或附属性的造景布置,主要表现山石的个体美或局部的组合而不具备完整的山形。置石主耍以观赏为主,结合一些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