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主讲人:王照林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二章口腔放射生物学
CONCENTS目录第一节电离辐射的种类及物理化学基础第二节电离辐射的分子生物学及细胞效应第三节影响电离辐射生物学效应的主要因素第四节电离辐射对正常口腔颌面组织的影响第五节口腔诊断用x线对机体组织的影响
素质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学习目标掌握电离辐射的种类、电离和激发、自由基、电离辐射对正常口腔颌面部组织的影响及口腔诊断用X线机体组织的影响。熟悉影响电离辐射生物学效应的主要因素。了解电离辐射物理化学基础、电离辐射损伤学说培养学生关爱病人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能说出电离辐射的种类以及它对正常口腔颌面组织的影响。能知道口腔诊断用X线机对机体组织的影响等有关内容。
第一节电离辐射的种类及物理化学基础
第一节电离辐射的种类及物理化学基础电离辐射是指能引起被作用物质电离的射线,可分为电磁辐射和粒子辐射两大类。一、电磁辐射和粒子辐射1.电磁辐射是以互相垂直的电场和磁场,随时间变化而交变振荡形成向前运动的电磁波。X射线和γ射线都是电磁辐射,可引起物质的电离属电离辐射。此外无线电波、微波、可见光和紫外线也都属于电磁射线,但它们不能引起物质分子的电离,称非电离辐射。
第一节电离辐射的种类及物理化学基础2.粒子辐射是一些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或由这些基本粒子构成的原子核,这些粒子具有运动能量和静止质量,通过消耗自己的动能把能量传递给其他物质。主要包括α粒子、β粒子、质子、中子等。直线加速器产生高能电子流,主要在组织深部产生最大的电离作用。
第一节电离辐射的种类及物理化学基础二、电离和激发电离辐射的重要特点是能够在被作用物质的局部释放很大的能量,引起被作用物质的电离(ionization)和激发(excitation),而电离和激发又是电离辐射初始作用的重要环节。1、电离电离作用指生物组织中的分子被粒子或光子流撞击时,其轨道电子击出,产生自由电子和带正电的离子。电离作用是高能粒子和电磁辐射的能量被生物组织吸收后引起效应的最重要的原初过程。
第一节电离辐射的种类及物理化学基础2.激发当电离辐射与组织分子相互作用,其能量不足以将分子的轨道电子击出时,可使电子跃迁到较高能级的轨道上,使分子处于激发态,这一过程称为激发作用。被激发的分子很不稳定,容易向邻近分子或原子释放其能量,但在放射生物效应的发生中不如电离重要,一般可忽略不计。由于生物体内70%左右是水,电离辐射作用于水,使水分子产生电离后产生的自由基进而影响生物大分子是生物体放射生物效应的重要途径。
第一节电离辐射的种类及物理化学基础三、自由基自由基(freeradical)指能独立存在,含有一个或一个以上不配对电子的原子、分子、离子或原子团。自由基具有反应性,不稳定性和顺磁性等特点。高反应性表现在易发生自由基反应、易与生物靶分子发生加成、抽氢和电子转移等反应。多数自由基不稳定,其寿命很短。水分子受电离辐射后产生氢自由基(H·)和羟自由基(·OH),后者通过加成反应造成DNA链中嘧啶和嘌呤碱基损伤。
第一节电离辐射的种类及物理化学基础这种由电离辐射首先直接作用于水,使水分子产生一系列原发辐射分解产物,然后通过水的辐射产物再作用于生物大分子,引起后者的物理和化学变化的作用,称为间接作用(indirecteffect)。由于机体内多数细胞含水量很高,细胞内含有大量水分子,间接作用对生物大分子损伤的发生有重要意义。相对应电离辐射的能量直接沉积于生物大分子,引起生物大分子的电离和激发,破坏机体的核酸、蛋白质、酶等具有生命功能的物质,这种直接由射线造成的生物大分子损伤效应称为直接作用(directeffect)。
第一节电离辐射的种类及物理化学基础四、靶学说和靶分子靶学说(targettheory)是从生物物理学的角度,认为某些分子或细胞内的敏感结构(靶)被电离粒子击中而引起生物效应的发生。其基本点包括:①生物结构内存在着对辐射敏感的部分,称为“靶”,其损伤将引发某种生物效应;②电离辐射以离子簇的形成撞击靶区,击中概率遵循泊松分布;③单次或多次击中靶区可产生某种放射生物效应。
第一节电离辐射的种类及物理化学基础主要的靶学说有:①单靶模型:生物大分子或细胞的敏感靶区被电离粒子击中一次即足以引起生物大分子的失活或细胞的死亡,称为单靶效应;②多靶模型:有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口腔创新与创业口腔开心组讲解.pptx
- 口腔颌面部介入放射学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讲解.pptx
-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马洁玉讲解.pptx
-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王琛霓讲解.pptx
-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王照林讲解.pptx
-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赵雪讲解.pptx
-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主讲人 赵雪.pptx
-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主讲人王琛霓.pptx
- 口腔护理易雅玲电话邮箱qqcom讲解.pptx
- 口腔科器械消毒灭菌流程器械回收器械清洗器械干燥器械检查与保养器械包装器械消毒与灭菌讲解.pptx
- 2025届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三一诊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湖南省娄底市双峰一中等五校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天水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金华市重点中学高三考前热身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北京市石景山区第九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江苏扬州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江苏省南通市高级中学高考物理五模试卷含解析.doc
- 广东省清远市华侨中学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辽宁省凤城市2025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考仿真卷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