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三国演义征文大赛优秀作品
TOC\o1-2\h\u29054第一章走进《三国演义》的历史长河 1
13513第二章《三国演义》主要人物及情节概览 1
11090第三章剖析《三国演义》中的谋略智慧 2
5868第四章我对《三国演义》中忠义观念的感悟 2
30001第五章从《三国演义》看三国鼎立的历史必然——引用相关原文分析 2
2837第六章叹《三国演义》中的英雄悲剧——以具体人物为例 3
15231第七章《三国演义》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3
1902第八章回味《三国演义》,传承经典文化 4
第一章走进《三国演义》的历史长河
《三国演义》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小说,它将我们带入了那个战火纷飞、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当翻开这本书,仿佛能听到金戈交鸣之声,看到硝烟弥漫的战场。从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开始,天下大乱,各路诸侯纷纷崛起。书中详细地描述了当时的社会动荡,“苍天已死,黄天当立”这句黄巾起义的口号,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打破了原有的秩序。诸侯们为了争夺地盘,互相攻伐。袁绍坐拥冀州之地,兵强马壮;曹操则挟天子以令诸侯,逐渐发展自己的势力。这些描写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复杂与多变,也为后面更加精彩的三国鼎立局面埋下了伏笔。三国时代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在这个历史长河中,无数的英雄豪杰都想在乱世中成就一番霸业,他们的故事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星辰,在《三国演义》的天空中闪耀着。
第二章《三国演义》主要人物及情节概览
《三国演义》塑造了众多令人难以忘怀的人物形象。先来说说刘备吧,他为人谦和、礼贤下士。刘备在遇到诸葛亮之前,四处奔波,寄人篱下,但他始终怀揣着兴复汉室的理想。当他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时,那诚挚的态度让人动容。“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诸葛亮的这句描述,就足以体现刘备求贤若渴。再看关羽,他义薄云天,“过五关,斩六将”只为寻找刘备。他手持青龙偃月刀,在曹操的阵营中依然坚守对刘备的忠义。而曹操呢,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物。他既有雄才大略的一面,“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体现了他的自私与多疑;但同时他又能广纳贤才,手下谋士如云,猛将如雨。还有诸葛亮,他足智多谋,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他火烧博望坡,初出茅庐就立下大功,之后的赤壁之战,他巧借东风,火烧曹操的连环船,把曹操打得大败而回。这些人物和情节相互交织,构成了《三国演义》丰富多彩的故事画卷。
第三章剖析《三国演义》中的谋略智慧
《三国演义》中的谋略智慧简直让人叹为观止。就拿赤壁之战来说吧,这是一场充满谋略较量的大战。曹操率领着号称八十万的大军南下,企图一举统一江南。孙权和刘备联军,在兵力悬殊的情况下,依靠谋略取胜。诸葛亮草船借箭,他巧妙地利用了曹操多疑的性格。他算准了大雾天气,曹军不敢轻易出战,只会放箭防御,于是轻松得到了十万支箭。周瑜呢,他定下了火攻之计,可是如何让曹军的船连在一起就成了难题。这时庞统献上连环计,让曹军把战船用铁链连接起来,看似解决了曹军士兵晕船的问题,实则为火攻创造了绝佳的条件。而黄盖又上演了苦肉计,假装投降曹操,在靠近曹军战船时,点燃装满茅草的船只,引发大火。这场战役中,各方的谋略环环相扣,从战略布局到战术实施,无不体现出智慧的光芒。这些谋略智慧不仅在当时的战争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对于现代的军事、商业等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第四章我对《三国演义》中忠义观念的感悟
在《三国演义》里,忠义观念贯穿始终,让人感慨万千。关羽就是忠义的典型代表。他被曹操生擒后,曹操对他十分优待,封他为汉寿亭侯,送给他金银财宝、美女骏马,可关羽始终不为所动。他心里只想着刘备,当他得知刘备的下落时,毅然决然地离开曹操。他说“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这种忠义是对兄弟情义的坚守,是对承诺的兑现。还有诸葛亮对刘备的忠义也令人钦佩。刘备白帝城托孤之后,诸葛亮为了实现刘备兴复汉室的遗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六出祁山,不顾自己身体的疲惫和蜀汉国力的弱小,一直坚持北伐。他的忠义不仅仅是对刘备个人的忠诚,更是对蜀汉政权的忠诚,是对理想的忠诚。这种忠义观念在当今社会虽然形式可能有所不同,但依然有着积极的意义,比如在企业中员工对企业的忠诚,朋友之间的忠诚等。
第五章从《三国演义》看三国鼎立的历史必然——引用相关原文分析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在《三国演义》中有其历史必然。从地理因素来看,魏蜀吴三国各据一方。魏国占据北方广大地区,地势平坦,人口众多,经济相对发达。“曹操得天时,挟天子以令诸侯,诸侯莫敢与之争”,曹操凭借着政治上的优势,不断发展自己的势力。他在北方实行屯田制,使得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为他的军事扩张提供了物质基础。蜀国位于西南地区,地势险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