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考试时间:2025年1月18日07:30~10:00】
保山市2024~2025学年普通高中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高三语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学校、班级、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地理空间是人类生存活动的场所,“文学地理学”就是探讨文学和人文地理空间的关系,关注人在地理空间中是如何以审美想象的方式来完成自己的生命表达。文学进入地理,实际上是文学进入到它生命的现场,进入了它意义的源泉。
中国早期的文献是史地纵横,文学蕴含于其间,地理学是属于史学的一个很重要的分支。中国文学的起源是《诗经》《楚辞》。《诗经》分为十五国风、大小雅和颂,就是由黄河流域的地方民俗)通向士人阶层,通向朝廷政教,一直通向宗庙祭祀,它是以地理为基础的。作为另外一个源头的《楚辞》,崛起在长江流域,成为相对独立的语言表达系统。所以中国文学一开始就和地理空间结下不解之缘,出现了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两个不同的诗性智慧的系统。
文学地理学在研究内容上存在着四大领域,即区、文、群、动四个字。区,即区域。早期部落间的兼并、联合和凝聚,留下屈指可数的一些邦国,这就沉积下文学的区域类型,如秦、楚、齐、鲁、吴、越等。文,即文化。它以特定的思想价值观念渗透到人间的各种现象和生活方式里面,赋予人间现象和生活方式以意义、特色、思维,比如官方文化、民间文化、隐士文化等。群」即族群,包括民族和家族。讲中国文学不讲少数民族就讲不清楚汉族,不讲汉族也騈不清楚少数民族,因为我们的DNA都混在一起,民族问题是文学地理学必须认真研究的一个问题。家族问题也不容忽视,比如王安石变法遭到司马光反对,南北家族问题就是一个重要因素,司马光等来自北方家族,安土重迁,
高三语文·第1页(共10页)
文化上素以穏重见称,而王安石等来自南方家族,带有更多的开拓性和冒险性。很多问题需要深入到家族脉络中才能看得更清楚。动,即空间流动。无论是区域的类型、文化的层分、族群的组合,只要它一流动,就产生新的生命形态,出现文化、文学之间新的选择和融合。空间的流动可以使流动的主体眼前展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文化区域,有了两个世界的对比,可以接纳、选择和批判的东西就多了,就能开拓出一种新的精神境界和思想深度。地理是文学的土壤,是文学的生命依托,文学地理学就是寻找文学的土壤和生命的依托,这样才使我们的研究视野变得开阔,研究方法变得深入。
(摘编自杨义《中国文学与人文地理》)
材料二:
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重要的精神活动内容与生命存在方式,毫无疑问会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所谓地理环境,就是人类活动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地理环境为文学家的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
文学地理学认为,文学有三个空间。第一空间,是指客观存在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空间;第二空间,是指文学家在自己的作品中建构的、以客观存在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空间为基础、同时又加入了自己的想象、联想与创造的文学地理空间第三空间,是文学读者根据文学家所创造的文学地理空间,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审美感受而再创造的文学审美空间。地理环境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为文学创作提供了第一空间。我们所熟悉的那些著名的文学地理空间,例如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吴承恩笔下的花果山、马尔克斯笔下的马孔多等,都是以文学家所熟悉的某个客观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空间为依托、为原型,再融合文学家的主观想象、联想与创造,从而形成的既有鲜明的地域特点或地方感,又有某种普遍的人生意义的文学地理空间。如果没有某个客观存在的自然或人文地理空间为原型,文学家是很难在作品中凭空虚构一个全新的文学地理空间的。历史地理学者张伟然指出:“中古时期的小说对人物、时代往往虚构,而对空间场景却大多采取征霋的态度,以至于史家经常引小说作为空间史料,这应该是中国文学中一个十分值得注意的特点。”文学家在作品中所创造的这个文学地理空间,是他表达主题、塑造人物、展开冲突、抒发情感与思想的一个重要载体,也是文学读者认识世界、思考人生、发挥想象、实现审美再创造的一个重要凭借。
(摘编自曾大兴《地理环境影响文学的表现、途径与机制》)
材料三:
地理与文学的关系,首先表现在地理对文学家个性气质的影响,以及由此带来的审美差异。地是“万物之本原”,水是“地之血气”,地与水都是生命的本源,所居之地不同,土质、水质也就有异;人因此就有“美、恶、贤、不肖、愚、俊”的差别。宋代庄绰有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含解析.docx
- 甘肃省酒泉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
- 甘肃省酒泉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
-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
-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含解析.docx
-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
- 河南省郑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六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
- 湖北省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含解析.docx
- 湖北省部分名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1月联考试题(云学联盟)语文试题 含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