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内容分析的课题和用途不同时期传播内容的纵向比较分析同一时期传播内容的横向比较特定时期的传播内容分析不同媒体间的比较分析传播内容和传播者之间的关系分析传播内容对传播效果的影响*7、分析传播内容与受传者之间的关系考察传播内容与宏观的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内容分析的目的包括很多方面:获得“文化指标(culturalindex)。现代社会的大众传播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内容显然是反映社会状态和特点的重要指标。*把媒介提示的“拟态现实”与客观现实加以比较。通过内容分析,可以对媒介提示的“拟态现实”与客观现实间的一致程度进行考察,以防媒介歪曲现实。考察内容提供者的意图。这就是欧洲批判学者所采用的“文本分析”法。特定的人制作特定的文本,文本必然反映制作人的立场和利益。因此,通过对文本内容的分析,可以推断出制作者的意图。*内容分析的程序和技术分析对象的选定内容的解析操作量化表示的方法出现的有无出现的频度传播的时间量和空间量传播的强度*暴力新闻的泛滥与

媒介素养教育的缺失初探

——以兰州都市报暴力新闻及其影响研究调查为例证*暴力新闻的定义暴力新闻中的“显暴力”。如果新闻报道中的文字、图片中的内容足以令人恐惧不安,就属于暴力新闻中的显暴力。在对兰州都市报《兰州晨报》和《鑫报》共六十天的报纸进行抽样调查中,以社会新闻报道为考察对象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笔者发现涉及暴力内容的新闻报道的数量已经到了让人咋舌的地步。这些报道常以这样的标题出现:“儿子暴打老爹一小时”、“酒吧遭威逼跳楼”、“安宁惊现无名尸体”、“出租车里,飞出一男子”等。这样的报道不仅粗制滥造,而且内容空乏,毫无新闻价值可言。然而这一类型的暴力新闻报道在报纸中却占了当地社会新闻总量的1/3之多,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反思。*例子很多,如2005年10月16日关于“重庆民工广东惠州讨薪遭200凶徒围殴,24人伤1人亡”拖欠民工工资问题的新闻报道,即是一例。暴力新闻中的“潜暴力”。潜暴力是另一种更具隐蔽性的暴力新闻表现形式,没有显暴力那么直观。新闻潜暴力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为:信息不足或信息过量所反映出的思想和情感令人恐惧不安。*二、暴力新闻与调查数据分析本调查以兰州都市报《兰州晨报》和《鑫报》为样本,抽取2005年2005年3月16日--5月16日期间共60份报纸,以本地市新闻报道为分析文本,不包含评论。其中星期天和节假日(黄金周)的报纸除外。*1、总量在研究过程中,笔者统计了这60份报纸上的社会新闻总量,共计1228条,其中《兰州晨报》占747条、《鑫报》占541条。在计算暴力新闻总数时,排除了兰州市区以外的一切异地暴力新闻,最终归类出来了360条关于“凶杀、抢劫、强奸、斗殴、偷窃、车祸、纵火、诈骗、爆炸”等方面的暴力新闻报道。这个数目占到了报纸当地新闻总量的1/3之多。对于都市报上暴力新闻的泛滥,应当引起媒体的警觉和重视。*2、篇幅从分析结果来看,得出所被归类的暴力新闻报道的篇幅大多是以150—500字的篇幅进行报导的。其中:150—500字的篇幅共有164篇、150字以下的短新闻共139篇、500字以上的新闻共是56篇。但若以报纸版面划分比例的话,则暴力新闻在每版中的比例至少占到版面的1/4以上。除有重大暴力事件发生意外,两报多以短篇幅加以报道。然而,过多的短篇幅刊载,凸现暴力新闻报道“连篇累牍”的版面格局,让受众“放眼望去”皆是这类凶杀、抢掠的新闻报道,着实令人难以接受。*3、报道所涉及暴力类型研究过程中笔者将暴力新闻内容主要界定为:凶杀,抢劫,强奸,斗殴,偷窃,自杀,车祸,纵火,投毒等主要的九类。经SPSS软件的分析得出:车祸类占18.92%、凶杀类占18.12%、偷窃类占15.32%、抢劫类占14.82%,诈骗类占12.32%、斗殴类占10.92%,强奸类占9.72%、爆炸类占7.72%、纵火类占3.12%。媒介大量报道暴力新闻事件也许是件好事,这就如有学者提出的:媒介的功能首先在于监视环境,所以那些导致社会冲突的现象最应该被报导。但媒体怎样报道,受众就怎样接受的“皮下注射论”已时过境迁,在经历了“沉默的螺旋”和“培养分析理论”之后,受众本位观逐渐形成,暴力新闻的泛滥局面还能持续多久?*三、受众媒介素养缺失相关分析什么是媒介素养?公民对媒体加以社会性、批判性的分析、评论并接触、使用媒体,更以多样的型态创造互动、沟通的力量。获得这种力量所做的努力便称之为媒体素养。*01本研究一共发放问卷50份,有效回收率为96%。对02问卷原始数据归类后,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问卷结果进行03数据分析。问卷形式为半开放式,即提供多项可选答案的04同时允许被调查者自由回答。*1、暴力

文档评论(0)

135****17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