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的知识要点梳理.docx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的知识要点梳理.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的知识要点梳理

课文内容

《社戏》:以“社戏”为线索,回忆了“我”少年时在平桥村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生活经历,刻画了双喜、六一公公等农家少年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质,展示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诗情画意的生活画卷,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回延安》: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以回延安的过程为线索,共写了五个部分,通过描写诗人阔别十年重回延安母亲的怀抱、与亲人重逢相聚、追忆当年在延安的战斗生活、描绘延安新貌等内容,歌颂了养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精神,表达了诗人对“母亲”延安的那份永不泯灭的真情。

《安塞腰鼓》:描写了作者观看“安塞腰鼓”表演的情景与感受,突出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热的特点,赞扬了安塞人民粗犷、奔放、充满阳刚的个性和摆脱束缚、追求自由的渴望,展现了陕北高原的民风民俗和蓬勃的生命力。

《灯笼》:是一篇可以引领我们回望传统的散文,以灯笼为话题,回忆了与灯笼有关的童年往事和乡情民俗,表达了对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赞美与传承,以及与社会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家国情怀。

?

字词积累

重点词语解释:消夏、陶冶、偏僻、熬、朦胧、蕴藻、屹立、潺潺、家眷、船篷、棹、楫、撮、惮、归省、行辈、撺掇、凫水、絮叨、怠慢、弄潮、漂渺、渴睡、纠葛、不识好歹、登时、糜子、炕、脑畔、惊心动魄、蓬勃、捶、亢奋、瞳仁、恬静、晦暗、羁绊、蓦然、冗杂、震撼、元气淋漓、战栗、叹为观止、戛然而止、搏击、大彻大悟、磅礴、烧灼、渺远、神龛、皎洁、凑巧、人情世故、争讼、斡旋、静穆、怅惘、点缀、不甚了然、可悯等。

字词记忆:归省guīxǐng、行辈hángbèi、惮dàn、撺掇cuānduo、凫水fúshuǐ、棹zhào着小船、糜méi子、狂舞kuángwǔ、闪射shǎnshè、火烈huǒliè、飞溅fēijiàn、亢奋kàngfèn、晦暗huìàn、大彻大悟dàchèdàwù、羁绊jībàn、冗杂rǒngzá、蓦然mòrán、搏击bójī、烧灼shāozhuó、奔突bēntū、翻飞fānfēi、神龛shénkān、凑còu巧、人情世故、争讼sòng、斡旋wòxuán、静穆mù、怅惘chàngwǎng、不甚了然、可悯mǐn等。

?

文学常识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代表作品有《呐喊》《彷徨》《朝花夕拾》《野草》等。

贺敬之:1924年生于山东省峄县。40年代开始诗歌创作,出版《放歌集》《雷锋之歌》《贺敬之诗选》等诗集,1945年在集体创作著名歌剧《白毛女》中担任执笔,此剧1951年荣获斯大林文学奖,80年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部长。

刘成章:1937年出生,陕西延安人。中国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代表作品有《羊想云彩》《安塞腰鼓》等。

吴伯箫:原名熙成,山东莱芜人。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教育家。代表作品有《羽书》《烟尘集》《黑红点》等。

?

写作特色

《社戏》:通过嗅觉、视觉、听觉、想象等多种感官描写写景,如“水草的清香、豆麦蕴藻之香”“朦胧的月色、起伏的连山、依稀的赵庄、几点火”“歌吹、横笛”等,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江南水乡所特有的清新优美的图景,烘托了“我”急于看到社戏的愉快和迫切的心情。

《回延安》:善用修辞表现情感,如比喻、夸张、排比、拟人等;选取延安独有的风俗民情表达情感,如枣园、窑洞、宝塔山、糜子等带有延安的地方色彩;采用“信天游”的形式,运用带有鲜明地方色彩的语言表达情感,使诗的内容与形式达到了和谐统一。

《安塞腰鼓》:大量使用排比、反复、比喻等修辞,如“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等,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感染力,突出了安塞腰鼓的特点和安塞人民的个性。

《灯笼》:以小见大,通过对灯笼这一传统民俗文化符号的描写,展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如“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等,表达了作者对往事的怀念和对传统文化的深情。

文档评论(0)

gtyzy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