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专题九++世界古代时期导学案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二轮复习.docxVIP

专题九++世界古代时期导学案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二轮复习.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九世界古代时期

【阶段特征】

上古时期(约公元前4千纪—公元5世纪左右)

总体特征:人类文明多元发展,各文明发展条件和特点各异,但各文明之间发生横向交往。文明在碰撞中交流。

①政治上:随着农耕文明进一步发展,地区性帝国先后崛起,将各农耕文明区连接起来。

②经济上:生产力发展,三次社会大分工,农牧商业产生,各文明区经济出现不同经济发展模式。

③思想文化上:各文明区取得突出的文化成就。

中古时期(5-15世纪)

人类历史延续古代世界的农耕经济,各地区基本独立发展,产生不同的文明

①政治上: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开始进入封建社会,西欧推行封君封臣制,造成分裂割据。王权与教权长期并立,基督教会依靠宗教伦理和教会法控制、教化民众;社会管理依靠教士和封建领主,日耳曼法是庄园法庭审判依据,中世纪后期王权加强,城市争取自治权。东欧拜占庭帝国和俄罗斯呈现多元混合特色。

②经济上:中世纪早期庄园经济盛行,后期工商业复兴,城市兴起。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工商业繁荣。

③思想文化上:基督教控制人民精神生活,随着城市复兴,城市大学得到发展。亚非欧帝国文化各有特色,阿拉伯帝国传承和发展了古典文化,印度受宗教影响较大,日本成为中华文明圈组成部分。

【习题训练】

1.古代雅典人设立祭祀仪式纪念诛杀僭主者,战争执政官负责每年在固定的时间向他们献祭;此外,雅典人还赋予了诛杀僭主者的直系后代各种特权,让他们有权享用城邦的公费食堂,有权免除赋税,有权在公共典礼中于前排就座。这些举措()

A.有利于强化民众的民主观念 B.捍卫了公民的个人自由

C.有效确保雅典民主制的持续 D.孕育出崇尚自由的风气

2.《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某人领养了一个婴儿,并将他养大,孩子的生身父母不得将其领回。”“如果一位贵族因为妻子未能生养而要休妻,应该先偿还她嫁夫时所付出的全部代价,并将她从娘家带来的所有嫁妆全部归还。”这反映出《汉谟拉比法典》()

A.完全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B.借助君权神授加强王权

C.蕴含一定的人文主义精神 D.最早提出男女平等思想

3.罗马共和国初期,罗马城建设缓慢,建设活动由元老院委托监察官、承建商招标并由国库出资;共和国后期,罗马城建设加快、造价加大,个人出资的建设方式逐渐兴起,恺撒曾出巨资购地新建广场、扩建元老院会堂等。这一变化()

A.反映了罗马建筑水平的提升 B.强化了罗马社会治理功能

C.蕴含了罗马政治的转型趋势 D.解决了城市人口剧增问题

4.早期的东罗马帝国皇帝赋予执事官特殊的权力,其权力日益坐大,逐渐成为帝国最重要的官员,拥有庞大的下属机构,对地方官员进行监督,“不论各省区发生任何情况,只要他们认为重要,需要汇报,就立刻上报给皇帝和执事官”。据此可知执事官()

A.适应了帝国的发展形势 B.建立了完备的监督体系

C.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 D.有权代理皇帝行使决策

5.13世纪欧洲庄园的经营花费很少,生产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庄园内部的人力和物力。芦苇可以盖房,桦树可以充作各种用途的木料,鱔鱼可以抵偿帮工的工资,庄园的内部维修也主要使用佃户劳力。这表明当时的庄园经济()

A.孕育着社会转型的因素 B.有利于扩大再生产投资

C.保持着自然经济的属性 D.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6.有学者认为,中世纪欧洲盛期的政治文化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顾炎武在明末竭力倡导又未能实现的政治理想,即“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这种观点是基于这一时期的欧洲()

A.建立了以农奴和庄园制为特征的封建经济

B.实现了封君封臣制和城市贵族统治的结合

C.形成封建君主和城市贵族共治天下的格局

D.在封君封臣制的基础上国王权力逐渐加强

7.中世纪的西方文化,比起同时代的阿拉伯、印度和中国都要落后,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在那里几乎灭尽,赖有阿拉伯文版本将其保存,并在中世纪的后期译成拉丁语等西方语言,重新回到欧洲。阿拉伯文化的西传,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到来。这表明阿拉伯文化()

A.推动了西方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 B.促成了欧洲近代封建社会的转型

C.在保存和传播西方文化上影响大 D.在沟通东西方文化方面作用重要

8.在阿拉伯帝国时期,政府实施了一项被称为“迪米制”的政策,即允许非穆斯林(“低民”)在缴纳特定赋税、遵守一定规则的前提下,保持其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这一政策()

A.促进了宗教同化政策的实施 B.削弱了穆斯林的宗教认同感

C.加速了阿拉伯文化对外扩张 D.有助于维护帝国的社会稳定

9.20世纪80年代,考古学家在墨西哥境内玛雅城邦遗址的一座兴建于7世纪、被称为“铭记的神庙”的金字塔内部,发现一个布满浮雕人像的宽大墓室,死者遗体的头部覆盖着玉制面具,并有玉制装饰品等随葬器物。这一考古发现可以用来印证当时()

A.玛雅人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