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1
PAGE1
SercosIII的技术特点与优势
1.高速实时通信
SercosIII是一种高性能的现场总线协议,专门设计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中的高速实时通信。它采用了基于以太网的通信技术,能够在高速网络上实现低延迟和高可靠性数据传输。对于纸浆和造纸工业控制系统而言,高速实时通信是确保生产过程高效、稳定的关键因素。
1.1通信机制
SercosIII的通信机制基于周期性的数据传输和非周期性的事件驱动通信。周期性数据传输用于实时控制,确保了控制数据的定时性和一致性;非周期性事件驱动通信用于诊断和配置,能够快速响应网络中的异常情况。
1.1.1周期性数据传输
周期性数据传输是SercosIII的核心功能之一。每个周期(通常在100μs到1ms之间)内,主站会向从站发送控制数据,从站则将状态数据返回给主站。这种机制保证了控制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示例:周期性数据传输的代码示例
//主站周期性数据传输示例
#defineCYCLE_TIME_US100//周期时间,单位为微秒
voidperiodic_data_transfer(){
//发送控制数据
sercos_iii_send_control_data();
//等待周期时间
usleep(CYCLE_TIME_US);
//接收状态数据
sercos_iii_receive_status_data();
}
//从站周期性数据传输示例
voidperiodic_data_response(){
//接收控制数据
sercos_iii_receive_control_data();
//处理控制数据并生成状态数据
process_control_data();
//发送状态数据
sercos_iii_send_status_data();
}
1.1.2非周期性事件驱动通信
非周期性事件驱动通信用于诊断和配置。当网络中发生异常或需要进行设备配置时,主站可以立即向从站发送请求,从站响应并提供所需信息。
示例:非周期性事件驱动通信的代码示例
//主站非周期性事件驱动通信示例
voidevent_driven_communication(){
//检测到异常情况
if(detect_anomaly()){
//向从站发送诊断请求
sercos_iii_send_diagnostic_request();
//接收诊断响应
sercos_iii_receive_diagnostic_response();
}
}
//从站非周期性事件驱动通信示例
voidevent_driven_response(){
//接收诊断请求
sercos_iii_receive_diagnostic_request();
//处理请求并生成响应
process_diagnostic_request();
//发送诊断响应
sercos_iii_send_diagnostic_response();
}
2.高可靠性
SercosIII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工业环境的复杂性和可靠性要求。它采用了多种机制来确保数据传输的高可靠性,包括数据冗余、错误检测和纠正、以及网络冗余。
2.1数据冗余
数据冗余机制通过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发送冗余数据包来提高通信的可靠性。即使某个数据包丢失,系统也可以通过冗余数据包恢复数据,从而确保控制过程中不会出现数据丢失。
2.1.1数据冗余的实现
//主站数据冗余示例
voidsend_redundant_data(){
//发送原始数据
sercos_iii_send_data(original_data);
//发送冗余数据
sercos_iii_send_data(redundant_data);
}
//从站数据冗余示例
voidreceive_redundant_data(){
//接收原始数据
original_data=sercos_iii_receive_data();
//接收冗余数据
redundant_data=sercos_iii_receive_dat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系列:Mitsubishi MELSEC-Q_(13).系统集成与扩展.docx
-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系列:Mitsubishi MELSEC-Q_(14).人机界面(HMI)配置.docx
-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系列:Mitsubishi MELSEC-Q_(15).运动控制与定位.docx
-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系列:Mitsubishi MELSEC-Q_(16).过程控制与PID调节.docx
-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系列:Mitsubishi MELSEC-Q_(17).故障处理与调试技巧.docx
-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系列:Mitsubishi MELSEC-Qall.docx
-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系列:Omron CJ2M_(1).OmronCJ2M系列PLC概述.docx
-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系列:Omron CJ2M_(2).CJ2M硬件结构与组件.docx
-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系列:Omron CJ2M_(3).CJ2M系列PLC的输入输出模块.docx
-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系列:Omron CJ2M_(4).CJ2M系列PLC的通讯接口与网络配置.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