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期末复习;栏目导航;;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回顾教材串重点;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开始:1915年,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
2.发展:1917年初,陈独秀接受新任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的聘请,出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新青年》杂志社迁往。?
3.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
4.口号(或旗帜):与。?
5.最为重要的阵地:《新青年》和北京大学。;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1.内容
(1)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2)提倡与(“德先生”和“赛先生”)。?
(3)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主要成就;3.评价新文化运动
(1)积极影响: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掀起了一股的潮流。?
(2)不足之处: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1.导火线:1919年,上,中国外交失败。?
2.爆发:年5月4日,北京学生在天安门前举行示威游行。?
3.口号:“”(最能反映反帝反封建的性质)“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
4.过程;5.结果: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的学生,罢免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
实现。?
二、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1.性质
(1)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2)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
(3)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运动。?;2.影响
(1)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2)为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
(3)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背景:1917年俄国的胜利。?
2.发展:1919年,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3.影响:马克思主义开始与结合起来,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条件。?;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中共一大的召开
(1)组织条件:1920年夏,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接着,北京、长沙、武昌等地也先后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
(2)时间:年7月。?
(3)地点:在开幕,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举行。
(4)会议代表: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位。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等出席了会议。;(5)内容;3.中共二大
(1)召开:1922年7月,在召开。?
(2)内容;三、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1.背景: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设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集中领导全国的工人运动。
2.时间:从1922年初到1923年春,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
3.代表:1923年2月,举行大罢工,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罢工遭到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吴佩孚的血腥镇压。
4.认识: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连接真题;一、单项选择题;3.1917年,李大钊在《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一文中写道:“余之掊击(抨击)孔子,非掊击孔子之本身,乃掊击孔子为历代君主所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掊击孔子,乃掊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由材料可知新文化运动的目的是(A);5.胡适在一首打油诗中写道:“文字没有古今,却有死活可道。古人叫做‘欲’,今人叫做‘要’,古人叫做‘至’,今人叫做‘到’……”它反映的是新文化运动中哪一方面的主张(C);7.从1915年开始,新文化运动在中华大地上应运而生。毛泽东在评价新文化运动时说:“自有中国历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伟大而彻底的文化运动。”这一评价的主要依据是新文化运动(C);二、填空题
8.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之一。
9.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4.2 以礼待人课件(24 张ppt).pptx
- 应用学习科学知识,促成写作活动中的意义学习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
- 2024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第7讲 动物的新陈代谢(2)(课件 44张PPT).ppt
- 8.4 课时2 几种常见的盐 课件(共21张PPT内嵌视频) 2024-2025学年化学沪教版九年级.pptx
- 新教材七下第2课唐朝建立与“贞观之治” 课件.pptx
- 第20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课件(31ppt+视频).pptx
- 9.1.2 金属矿物及其冶炼 课件(共22张PPT 内嵌视频) 2024-2025学年化学鲁教版九年.pptx
- Unit 3 Our Hobbies Topic 2 Section D 课件 (共20张PPT) 教育教学资料.ppt
- 七上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复习课件(共15张PPT).pptx
- 中国近代史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2025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材梳理 课件(50张PPT).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