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对其孩子说话时所用的语言-有时称作“适婴言语”。母亲通过调整言语以适应情景的需要。母亲倾向于使用更简单的、更短的、和更多重复的言语。适合婴儿的言语人格的初步形成气质、兴趣、能力、性格自我情绪体验的发展自我认同的发展第四单元幼儿期的社会性发展01030204儿童发展的第一逆反期第一逆反期的发展性特点心理需要行为表现父母的教育——正常现象2011年心理咨询师考试发展心理学习题及答案31.依恋是婴儿最初的社会性情结,正确的说法是()。
A.依恋是婴儿情感社会化的标志
B.婴儿依恋由特殊情感连结阶段,经无差别反应阶段,而后发展为有差别反应阶段
C.安全型依恋是积极依恋,回避型、反抗型依恋是消极依恋
D.婴儿在特殊情感连结阶段,对母亲产生特别的依恋
【答案】ACD。2.学前儿童推理能力的发展具体表现在()。
A.抽象概括性强
B.逻辑性差
C.自觉性差
D.自信心强
【答案】C
3.下列关于动作发展规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分化动作到整体动作
B.从上步动作到下部动作
C.从小肌肉动作到达肌肉动作
D.从有意动作到无意动作
【答案】D
4.孩子能知道“我”和他人的区别是()。
A.产生自我意识的表现
B.辨别能力发展的表现
C.思维真正产生的表现
D.智力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标志
【答案】A
游戏的社会性发展(P205)独自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儿童社会性游戏的分类和举例分类可能的活动独自游戏儿童独自玩积木游戏。原始的社会性游戏“躲躲猫”游戏。旁观者游戏儿童看别人玩捉人游戏,但并不参与。平行游戏两个儿童在沙坑里玩卡车,但并不相互交流,他们虽挨边儿玩,但并不一块儿玩。协同游戏两个儿童玩木偶,相互交谈着他们的木偶,且相互借用尿布和碟子,但他们单独玩,既没有共同目的也不分享共同规则。合作游戏“让我们来装扮,你是妖怪,我是拿魔剑的人……。”游戏是幼儿活动和情感愉悦的精神寄托游戏是促进幼儿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途径游戏是幼儿之间社会性交往的最好园地游戏是幼儿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好载体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沙盘游戏:混乱与分裂沙盘游戏:受伤与威胁沙盘游戏:对抗、威胁、分裂幼儿期记忆发展幼儿期记忆发展的特点无意识记为主有意识记机械记忆为主意义记忆形象记忆为主词语记忆0102第二单元幼儿期的认知发展具体形象思维(3~6、7岁左右)122+3=5的计算,幼儿虽然可以进行,但实际上他们在计算的时候并非对抽象数字进行分析综合,而是依靠头脑中再现的事物表象,如2个苹果加上3个苹果,或者2个手指加上3个手指,再数数结果是5个苹果或手指才算出结果的。3【案例分析】分析以下案例,归纳学前儿童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问幼儿电灯和蜡烛有什么共同点,回答往往是“都是白的,长的。”01具体形象思维有以下两个特点:02具体性和形象性由于表象功能的发展,儿童思维逐渐从动作中解脱出来,03也可以从直接感知的客体中转移出来,从而比直觉行动思维有更大的概括性和灵活性。04抽象逻辑思维(6、7岁以后)幼儿期,特别是5岁以后,明显地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这具体表现在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概念的掌握、判断和推理的形成,以及理解能力的发展等方面。掌握概念的名称容易,真正掌握概念困难。【案例分析】老师带孩子们去动物园,一边看猴子、老虎、大象等,一边告诉他们这些都是动物。回到班上,老师问孩子们“什么是动物”时,很多幼儿都回答“是动物园里的,让小朋友看的”,“是狮子、老虎、大象……”。老师又告诉孩子们“蝴蝶、蚂蚁也是动物”。很多孩子觉得奇怪,老师又告诉他们“人也是动物“,孩子们更难理解,甚至有的孩子争辩说“人是到动物园看动物的,人怎么是动物呢,哪有把人关在笼子里让人看的!”如何看待幼儿对“动物”这一概念的理解?在幼儿期,判断能力已有初步的发展。01【案例分析】02一幼儿认为“汽车比飞机跑得快”。他说:“我坐在汽车里,看到天上的飞机飞得很慢。”如何看待这一幼儿的判断?037岁前的儿童大部分进行的是直接判断,之后儿童大部分进行间接判断,6~7岁判断发展显著,是两种判断变化的转折点。判断内容的深入化【案例分析】对斜坡上皮球滚落的原因,3~4岁的儿童说:“(球)站不稳,没有脚”。5~6岁幼儿说:“球在斜面上滚下来,因为这儿有小山,球是圆的,它就滚了。要是钩子,如果不是圆的,就不会滚动了。”幼儿的判断往往只反映事物的表面联系,随着年龄的增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