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论文)
PAGE
1-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
题目:
10、黄平谷陇苗族芦笙会
学号:
姓名:
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
10、黄平谷陇苗族芦笙会
摘要:黄平谷陇苗族芦笙会是贵州省黄平县谷陇镇苗族人民举行的传统节日活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旨在探讨黄平谷陇苗族芦笙会的起源、发展、现状及其文化价值。通过对黄平谷陇苗族芦笙会的深入研究,揭示其与苗族传统文化的关系,为传承和保护苗族文化遗产提供参考。论文从历史背景、节日习俗、芦笙音乐、芦笙舞、服饰艺术等方面对黄平谷陇苗族芦笙会进行全面剖析,强调其在苗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苗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民族之一,分布广泛,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情。黄平谷陇苗族芦笙会是苗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一种传统节日,它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族精神。本文以黄平谷陇苗族芦笙会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其在苗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其对苗族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响。通过对黄平谷陇苗族芦笙会的深入研究,为传承和保护苗族文化遗产提供理论支持。同时,本文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有助于推动黄平谷陇苗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
一、黄平谷陇苗族芦笙会的起源与发展
1.1节日起源
(1)黄平谷陇苗族芦笙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苗族先民对自然界的崇拜和祭祀仪式。在苗族古代神话传说中,芦笙具有神圣的象征意义,被视为沟通人与神灵的媒介。随着历史的发展,芦笙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庆祝丰收、祈求平安、纪念祖先的重要节日活动。
(2)具体而言,黄平谷陇苗族芦笙会的起源与苗族先民对农业生产的依赖密切相关。在古代,苗族人民以农业为生,芦笙会作为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不仅是对丰收的庆祝,也是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重要仪式。在这一过程中,芦笙音乐和芦笙舞成为了表达情感、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
(3)在黄平谷陇地区,芦笙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据当地传说,明代一位名叫杨再成的苗族首领在平定战乱后,为了感谢神灵的庇佑,决定在谷陇地区举办芦笙会。从此,芦笙会成为当地苗族人民世代相传的节日,成为了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芦笙会的规模逐渐扩大,参与人数不断增加,成为了苗族人民共同的精神寄托和文化象征。
1.2发展历程
(1)黄平谷陇苗族芦笙会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明代,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芦笙会主要以家庭为单位自发组织,活动规模较小,参与者主要是当地苗族村民。据统计,当时参加芦笙会的人数大约在几百人左右。
(2)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国家对民族文化的重视,黄平谷陇苗族芦笙会得到了迅速发展。1956年,贵州省人民政府首次将黄平谷陇苗族芦笙会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在此期间,芦笙会的活动规模不断扩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和研究者前来参与。据统计,1980年芦笙会参与者人数达到了数千人,成为当地的一大盛事。
(3)进入21世纪,黄平谷陇苗族芦笙会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随着旅游业的兴起,芦笙会逐渐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据统计,2010年芦笙会期间,谷陇镇接待游客数量达到了1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了500万元。此外,芦笙会期间还举办了各类文化交流活动,如民族服饰展示、民间艺术表演等,进一步丰富了节日的内涵。
1.3节日内涵
(1)黄平谷陇苗族芦笙会的节日内涵丰富,既体现了苗族人民对自然、祖先的崇拜,也反映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节日中,苗族人民通过芦笙音乐、芦笙舞、服饰艺术等形式,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其中,芦笙音乐作为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苗族人民的传统观念和道德规范,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
(2)在节日内涵中,芦笙音乐具有特殊地位。芦笙曲调多样,既有欢快的庆祝曲,也有悲伤的哀悼曲。在芦笙会期间,苗族人民通过演奏芦笙音乐,传递着对祖先的怀念、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憧憬。此外,芦笙音乐还承载着苗族人民对自然界的敬畏,如《山歌》、《水歌》等曲目,反映了苗族人民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3)芦笙舞作为芦笙会的重要表现形式,同样蕴含着丰富的节日内涵。舞蹈动作优美,节奏明快,充分展现了苗族人民的热情与活力。在芦笙舞中,苗族人民通过模仿动物、植物等自然界的动作,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激之情。同时,芦笙舞还寓意着团结、和谐、勇敢等民族精神,体现了苗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此外,服饰艺术在节日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苗族人民通过精美的服饰展示出对美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二、黄平谷陇苗族芦笙会的节日习俗
2.1节日准备
(1)黄平谷陇苗族芦笙会的节日准备是一个漫长而细致的过程,通常需要提前几个月开始筹备。在这个过程中,村民们会积极参与,共同为节日做好准备。根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加强物资采购过程控制确保物资供应规范管理.docx
- 2025年浙江省衢州市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推荐.docx
- 最新中俄婚俗文化对比.docx
- 基于BIM技术的大跨公轨两用悬索桥施工管理平台研发与应用.docx
- 毕业论文选题集锦.docx
- 市政给排水泵站设备安装工程项目管理解析.docx
- 关于水利水电工程物资管理问题的研究.docx
- 世界的聚落教学反思(通用7).docx
- 合同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执行.docx
- 会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docx
- 2025年中国铸管沥青漆喷涂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1年中国聚四氟乙割管料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1年中国屏蔽箱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B级电源电涌保护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1年中国陶瓷印章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1年中国保冷材料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1年中国金彩立雕玻璃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机箱螺母柱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小GS管装饰头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气动电阻焊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