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单元复习课知识构建导图专题归纳复习专题一北京【典例1】北京是世界上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如图示意北京世界文化遗产的分布,据此完成(1)~(2)题。(1)根据河流流向推断,北京的地势情况为()A.东北高,西南低 B.东南高,西北低C.西北高,东南低 D.西南高,东北低(2)为保护和开发世界文化遗产,北京采取的有效措施是()①在遗产内部建酒店、宾馆②限制每天门票销售数量,避免游客过于集中③采取封闭措施,完全禁止游客进入文化遗产④进行保护性修缮,尽量不改变文化遗产原貌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CB解题方法◎抓关键:河流自高处流向低处,由图中山地分布特征可判断其流向。◎巧判断:保护和开发世界文化遗产应使文化遗产更好地发挥作用,既要保护,又要合理开发利用。北京的自然地理特征1.(2024·聊城学业考)环渤海经济圈已成为拉动中国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发动机”。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周年。京津冀地区位于环渤海经济圈心脏地带,可发挥北京的首都优势、天津的港口优势和河北的资源优势,加强区际联系。材料二环渤海经济圈和京津冀地区空间格局示意图。(1)结合图示信息,从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两方面归纳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有利条件。答:自然条件: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临近渤海,背靠首都北京,地理位置优越;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人文条件:多条铁路经过,交通便利;人口密集,劳动力充足;政府政策支持;等等。(2)近年来,环渤海经济圈新建了多条高速铁路,全线规划以桥代路为主。试分析以桥代路的原因。答:少占用沿线耕地,提高空间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保障运行速度和行车安全;等等。(3)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北京的优势有_________。区域空间格局中,西北部为生态涵养区,请说出其生态环境效益。(至少写出两点)答:改善河流水质、减少灾害性天气等。科技发达【解析】本题考查工业发展区位因素、交通建设、生态保护等相关内容。第(1)题,结合文字材料和图中所给信息,可以总结出环渤海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包括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临近渤海,背靠首都北京,地理位置优越;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多条铁路经过,交通便利;环渤海经济圈人口密集,劳动力充足;政府政策支持;等等。第(2)题,环渤海地区人口稠密、工农业发展较好,以桥代路可以少占用耕地,提高空间利用率;减少对当地生态的破坏,保护生态环境;以桥代路,实行封闭行驶,可以保障运行速度和行车安全。第(3)题,北京市科技发达,人才众多,市场广阔。北京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大多数河流自西北向东南流,西北部设生态涵养区,能够保护水源地,改善水质;也能减轻冬季风给北京城区带来的风沙危害,减少灾害性天气。专题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典例2】地处黄土高原的高西沟村,过去“山上光秃秃,下面黄水流,年年遭灾害,十年九不收”,而如今“高原绿了,农民富了”。读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及措施示意图,完成(1)~(2)题。(1)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会导致()①地表肥沃的土壤流失 ②土壤盐碱化③黄河中游含沙量增大 ④沟谷增多、扩大和加深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高原绿了,农民富了”说明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是()A.多施有机肥,改良土壤 B.植树种草,保持水土C.将坡耕地改造成水平梯田 D.在沟里打坝淤地CB解题方法◎抓关键: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会导致地表肥沃的土壤流失,泥沙流进河中导致黄河中游含沙量增大,同时雨水冲刷会导致黄土高原沟谷增多、扩大和加深,形成沟壑纵横的形态;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不会导致土壤盐碱化。◎巧判断:黄土高原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自然原因是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夏季暴雨多等。治理黄土高原的根本措施是植树种草,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多施有机肥、将坡耕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在沟里打坝淤地不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措施2.(2024·兰州学业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土层深厚,直立性强,利于挖洞聚居。材料二近年来,黄河相对变清了。2021年,黄河流域代表站——潼关站实测输沙量较多年黄河平均输沙量减少了82%左右。黄河下游含沙量减少,主要归功于几代人的不懈努力。1999年之前,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度约31.6%,而2019年,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度达到了约63.6%,翻了一倍多。材料三右图为黄土高原位置示意图。(1)黄土高原大致北起长城,南至_____,西抵乌鞘岭,东到太行山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单元测评卷(二)(第六章)课件.ppt
-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单元测评卷(三)(第七章)课件.ppt
-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单元测评卷(一)(第五章)课件.ppt
-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期末测评卷(第五至第七章)课件.ppt
-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期中测评卷 (第五至第六章)课件.ppt
-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二节应对自然灾害的防护技能课件.ppt
-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一节自然灾害与防治课件.ppt
-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二节第1课时川西高原山地和四川盆地课件.ppt
-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二节第2课时西部强省城乡分布与变化独特的地域文化课件.ppt
-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六节第1课时祖国的宝岛与祖国大陆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课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