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4-2025学年浙江省杭州市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A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1小题,19分)
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与西方人的空间观不同,中国古人更倾向于从人的现实需要出发认知宇宙天地空间。两者都是为了在混沌中寻求秩序,但出发点与方式不同。西方是先向外探求,再以此为依据来制定社会秩序。中国古人则是先反问自身需要什么样的秩序,再向外寻找宇宙天地的依据。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古人则是以天合人。
西方人的空间观是以主客二分为前提的,其从本体论发展到认识论,再过渡到实践论,空间与人的存在关系得到强化,但并未改变主客二分及由此带来的对象性思维方式。中国古人一开始就是从人的现实处境和存在需要出发探寻天地宇宙(也包括时间及其他相关问题)。这使中国古人更愿意以一种亲和的姿态探天问地,并且按照自己的居所及所熟悉的地上秩序,天上也有中央与四宫。除了天上,还有地下,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自殷商开始,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可见,形成一个贯穿天上,地上,地下的复合空间体系,其目的是要使万物各处其位
天尊地卑,高下相从,四方卫中的空间格局,为古代的王道政治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支撑。这种空间观也成为古代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例如,礼制建筑的整体安排,均要考虑主次,尊卑,贵贱等伦理关系。不仅如此,这种空间观还渗透到各类艺术的形式肌理之中。比如,还透露了神佛,凡人,妖魔必须共同恪守的分位意识,任何想脱离自己的本位者,《红楼梦》通过对贾府和大观园中建筑群落整体布局的描绘,以及有关省亲,庆生,节庆,雅集,游园,远嫁,吊丧等生活场景的叙述,二是以贾母为中心的长幼伦理空间。前者以上下尊卑的空间性伦理为依据,后者以先后长幼的时间性伦理为根基。中国古人的伦理空间观不仅弥漫在这类小说的空间叙事中
(摘编自詹冬华《传统文艺空间形式的文化品格》)
材料二:传统中国人的空间观念,就是由中心到四方,由王城向边地无限蔓延的天下观念。就现代科学而言,这种空间或天下观具有鲜明的非客观特性,显然是个美学的理由,因为世界本身究竟怎么样,也不可能知道,所以世界的总体面貌是我们的想象。”对传统中国,皆在河洛之间。”同时,这里因是天子所居而代表着最高的文明,愈是远离这一中心,在文化优劣论的主导下,实际上也就是文明之美的不断递减,而天下向王城不断聚拢的过程
当然,除了这种基于文明中心论的审美价值判断,相反的情况也同样存在。比如在中国道家或道教的空间观念中,其文教愈昌隆,便愈伤害人的自然本性。相反,人性愈是真纯素朴。这样,中国道家,道教乃至阴阳家的远方,成为想象中的仙人所居或神乡。
就此而言,在传统中国人的空间观念中,存在着两种审美系统,后者是自然中心论的,但两者之间的相互交汇,穿插和制衡,正是建基于这种审美之维无远不至的普遍性。
(摘编自刘成纪《中华美学精神在中国文化中的位置》)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人“以天合人”的空间观从人的现实处境和存在需要出发探寻天地宇宙,与西方人“以人合天”的空间观有着很大不同。
B.中国古代伦理空间观常表现为在双重维度建构社会秩序,比如《红楼梦》中以女性为形象载体呈现上下尊卑的空间性伦理和先后长幼的时间性伦理。
C.由中心到四方,由王城向边地无限蔓延的空间观念具有鲜明的非客观性,正是这种非客观性使得传统中国人的空间观念具有诗性和审美特性。
D.文明中心论和自然中心论两种不同的审美系统相互交汇,穿插和制衡,形成了中华美学精神的基础,这种美学精神基础超越了西方的审美之维。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对西方和中国古人空间观进行比较,突出中国古人空间观的特点,再进一步阐述中国传统空间观是古代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
B.材料二阐述了中国传统空间观念所具有的诗性和审美特性,并探讨了两种审美系统的不同特点,使得思维更严密
C.两则材料的重点不是对中国古代空间观的科学正确与否进行评价,而是从文化特性与审美境界层面对中国传统空间观进行阐述。
D.两则材料都是在梳理与考证中发现问题并运用恰当的理论去加以解决,所运用的材料贴近生活,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3)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第三段观点的一项是()
A.《鸿门宴》中以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
B.小提琴协奏曲中,小提琴作为主奏乐器,居核心地位
C.古代屋舍建筑注重建筑部件与区间限定,如正门,仪门以及角门等。林黛玉进贾府只能从西角门入。
D.在中医传统理论中,将单味药物按其所起的作用,归为君药,臣药,佐药,使药
(4)材料一多处引用了文献,请简要分析其效果。
(5)中国传统社会“差序格局”表现为以“己”为中心不断向外推演的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2025学年天津市和平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查语文试卷含详解.docx
- 2024-2025学年天津市和平区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三上学期1月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含详解.docx
- 2024-2025学年天津市河北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docx
- 2024-2025学年天津市河北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详解.docx
- 2024-2025学年天津市河北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详解.docx
- 2024-2025学年天津市河北区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详解.docx
- 2024-2025学年天津市河东区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详解.docx
- 2024-2025学年天津市河东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详解.docx
- 2024-2025学年天津市河西区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详解.docx
- 2024-2025学年天津市河西区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含详解.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