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5遗传代谢性肝病诊断(全文) .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5遗传代谢性肝病诊断(全文)

遗传代谢性肝病种类繁多,临床表现多样且无特异性,容易误诊、

漏诊。因此,临床医师在面对相应病例时,应建立正确的诊断思

路并在其指导下,综合分析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

肝活检病理以及基因检测等多方面信息,从而做出精准、快捷诊

断。

遗传代谢性肝病常起病隐匿,且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在临床实

践中,任何不明原因的肝功能或结构异常,在排除常见病因(病

毒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以

及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后,均应考虑遗传代谢性肝病的可能。特

别是对于发病年龄较早,伴有生长发育迟缓、血脂异常(甘油三

酯或/和胆固醇水平显著升高或降低)以及明显的肝(或脾)肿

大的患者,应高度警惕遗传代谢性肝病的可能性。通过归纳患者

主要临床表现类型,结合影像学、病理检查及基因检测,可以为

最终诊断提供重要线索。在诊断过程中,强调采取以临床思维为

主导的综合评估模式,并积极采用多学科团队协作(MDT)。

临床上,可依据患者的常见临床表现,分为肝细胞损伤为主型、

高胆红素血症为主型、胆汁淤积为主型和门静脉高压为主型,等。

临床医生可通过患者的临床表现,有针对性地进行诊断性检查。

肝细胞损伤为主型的遗传代谢性肝病,最常见的初始表现就是不

明原因转氨酶升高。因此,对于转氨酶升高的患者,在排除常见

病因后要考虑遗传代谢性肝病的可能。具体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无症状转氨酶升高,应考虑Wilson病(WD)、遗传性血色

病及al-抗胰蛋白酶缺乏症(亚洲人罕见)。2)伴有明显肝肿

大和(或)低血糖,首先考虑糖原贮积病(GSD)o3)伴明显

脂肪肝,应考虑WD、GSD、胆固醇酯储积症等。

ALT不明原因异常,首先要排除WDO该病在我国并不少见,为

罕见病中常见病。我国《肝豆状核变性诊疗指南(2022年版)》

⑴提出,WD诊断推荐应用Leipzig评分系统。推荐下图按照诊

断流程、分步骤进行评分(图1),一旦总分24分,即可确诊

并启动治疗。其优点在于标准清晰可依,便捷灵活,可实现早诊

早治,并且测序先于肝穿,有助于减少有创检查。《美国肝病研

究学会肝豆状核变性实践指南(2022年版)》⑵将肝铜定量测

定为诊断流程的重要步骤,其检测顺序放在了基因检测前面。因

肝穿有创、且多数单位并没有开展肝铜定量,临床可行性差;另

外,慢性胆汁淤积时肝铜定量也可以明显升高,也降低了其诊断

特异性。我国指南与之相比,在诊断流程上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

明显实用性。

需强调的是,肝组织铜染色阳性并不见得均罹患WDo慢性胆汁

淤积性肝病、铜中毒、各种病因肝硬化,以及其他少见遗传代谢

性肝病,都有可能出现肝铜染色阳性。肝铜染色阳性诊断思路见

图2[341:根据有无胆汁淤积、铜蓝蛋白是否降低,可有效缩小

诊断范围。WD多表现为肝细胞损伤为主型,排除淤胆且血清铜

蓝蛋白降低,常提示WD诊断。需注意的是,少数坏死后肝硬化

因小叶结构紊乱而影响肝铜从胆汁排出,也可能出现肝铜染色阳

性,但其血清铜蓝蛋白常仅为轻度降低(多〉O・lg/L)o

图1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流程

图2肝铜染色阳性诊断思路

WD在早期阶段常表现为脂肪肝。此外,脂肪肝也可由其他许多

遗传代谢性肝病引起,相关疾病在婴儿及儿童多见,成人也可能

见到。对于儿童脂肪肝患者,如果没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AFLD)的危险因素,例如没有肥胖、久坐不动、没有NAFLD

或2型糖尿病家族史,尤其在5岁以下就出现脂肪肝的,应高

度警惕遗传代谢性肝病的可能性;另虽有NAFLD风险因素,但

减肥、节食后仍无好转,也需警惕遗传代谢肝病。对于成人脂肪

肝患者,首先需要排除酒精因素及代谢综合征相关因素。成人遗

传代谢性脂肪肝的种类相对较少,主要包括WD、血色病(需注

意的是:该病相关基因变异对NAFLD发生无直接致病作用,只

是在西方白种人中发现罹患NAFLD易感性增加:PC282Y纯合

变异NASH发生风险增加约1。倍)等。结合其他临床表现,成

人遗传代谢性肝病相关脂肪肝诊断方向如下:1)若患者出现肝

脾肿大,则可能涉及的疾病有GSD、溶酶体酸性脂肪酶缺乏症

(LAL-D)o2)若患者为冠心病患者,且发病年龄早于55岁

(男性)或6。岁(女性),伴有黄瘤,血清LDL-C、甘油三酯

水平升高,则可能是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o3)若患者表

现为血清LDL-C、Apob降低,棘型红细胞以及色素性视网膜炎,

则可能是家族性低B脂蛋白血症(FHBL)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档之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文档创作者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