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广东实验中学2025届高三十月阶段考试(2024.10)
历史选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B
D
A
C
A
B
C
A
9
10
11
12
13
14
15
16
B
B
B
C
A
B
C
D
17.(1)特点:由各地自发/区城性到全国性节日(二取一);由多种形象/多元到以屈原为主(二取一);由繁复仪式到民众世俗活动;习俗逐步定型。(每点2分,共4分)原因:隋唐统一利于文化传播/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二取一);南方经济发展,文化影响力增强;屈原的文化贡献和爱国爱民形象;各民族各地区文化的交融;儒家文化的影响。(每点2分,共6分)
(2)有利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保护传统文化/扩大中国文化影响力/增强中国文化的软实力/文化自信(五取一);有利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促进民族认同/提高民族凝聚力(三取一);有利于丰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二取一)(每点2分,共4分)
18.(1)刘锡鸿认为西方技艺是“末”;中国的纲常伦理是“本”;主张整饬纲常伦理,反对洋务派专注于学习西方技术的做法;(每点2分,共4分)
郭嵩焘认为西方技术是“末”;西方政教是“本”;日本明治维新全面学习西方,国力增强;反对洋务派只学习西方科技,主张不仅学习西方技术还要学习西方制度。(每点2分,共4分)
(2)变化原因:“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双百”方针恢复;实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每点2分,共4分)
(3)认识者的立场、思想观念、所处时代环境等。(每点1分,共2分)19.示例一
时间
16世纪
17世纪
18世纪
19世纪
中国
管理濠境澳(1分)
世界
新航路开辟(1分)
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明朝沿袭各代旧制,设香山县管辖濠境澳,建立行政机构,设市征税,管理海疆。(2分,简要介绍历史事件)
1415世纪,在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西班牙和葡萄牙利用掌握的先机,占据了欧洲至亚洲、美洲的最有利的航路。(2分,简要介绍历史事件)
1533年葡萄牙人借口晒货,进入澳门。此后又贿赂清朝官员,得以在澳门定居,葡萄牙商人很快把澳门变成了海上贸易的中转站。把中国的生丝、瓷器等货品从澳门经印度运往欧洲,获得大量白银。当中国需要大量白银时,葡萄牙人又以澳门为据点,向中国输入大量白银,这进一步刺激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西方殖民者在澳门等地的殖民活动促使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对外消极防卫,从而错失了发展机遇。(6分,说明两个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关联及影响)
示例二
时间
16世纪
17世纪
18世纪
19世纪
中国
洋务运动(1分)
世界
两次工业革命(1分)
19世纪初,人类社会进入了“蒸汽时代”,大机器生产迅速发展。19世纪中后期,电力成为补充、取代蒸汽机的新动力。欧美国家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社会面貌发生巨大变化。(4分,分别介绍历史事件的情况及影响)
工业革命的扩展也极大加强了世界各地联系和各国之间的相互影响。发生在19世纪中后期的洋务运动即是工业革命在中国的扩展。(2分,说明两个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关联)
面对着内忧外患,清朝统治集团中的一些有识之士,看到了西方国家的富足强大,提出借助“洋务”,达到“自强”“求富”的政策,以挽救清朝的颓势,掀起了“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新的军事和机器生产技术,是中国早期近代化的尝试。(4分,分别介绍历史事件的情况及影响)
评分标准:
分值
层级要求
12~10
历史事件选择准确;说明中外历史事件的相互关联明确;表现出在一定历史时空下历史解释的能力;运用史实准确,史论结合;表述条理清楚、准确。
9~6
历史事件选择准确;说明中外历史事件的相互关联明确;有一定的历史时空观和历史解释能力;运用史实比较准确,史论结合;表述比较有条理、比较准确。
5~3
历史事件选择比较准确;涉及到中外历史事件的相互关联;运用史实比较准确,表述比较准确。
2~0
历史事件选择不准确或没有选择;有个别中外历史事件。
20.【解析】学生观点可从朝代后期是否有“晚”、“末”之分;朝代后期呈现颓势,经济、文化、社会生活是否繁荣;朝代后期是否具有社会变迁的特点等方面评析。
示例一
观点:学者认为一般被称为“晚”的朝代,都具有社会变迁的特点。我赞同该观点。
论证:清朝晚期处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时期,具有社会变迁的特点。经济上,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近代民族工业产生并初步发展;清政府由重农抑商转而鼓励近代工商业发展。是经济近代化的表现。政治上,维新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湖北省随州市部分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数学试题.docx
- 山西省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
- Unit1FestivalsandCelebrationsDiscoveringUsefulStructures教学设计教学设计-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docx
- 2025年高考教案英语第一部分过透教材选择性UNIT2LOOKINGINTOTHEFUTURE.docx
- Unit1Hello!(教学设计)-冀教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docx
- 广东省揭阳市第三中学人教版高中英语选修7教案unit5travellingabroad2.doc
- 四川省安岳县兴隆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半期考试语文试题.doc
- 新龟兔赛跑(教学设计)人教版(2024)美术一年级上册.docx
- 531硅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原卷版).docx
- 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题2.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