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
1-
乌台诗案前与被贬黄州后苏轼诗歌创作情志的比较分析
第一章:乌台诗案前的苏轼诗歌创作特点
苏轼,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其诗歌创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乌台诗案之前,苏轼的诗歌创作呈现出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倡导“诗言志”的创作理念。苏轼主张诗歌应该表达诗人的真情实感,强调诗歌的个性和独创性。他提出“诗以达意”,认为诗歌应该“言志”而不应拘泥于形式。这种创作理念在他的许多诗作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如《题西林壁》中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也表达了他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2)诗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苏轼的诗歌题材涵盖了山水田园、政治讽刺、哲理思考等多个方面。在山水田园诗方面,如《赤壁赋》中对赤壁古战场的描绘,既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也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在政治讽刺诗方面,如《和子由渑池怀旧》中,苏轼以幽默诙谐的笔调讽刺了官场的腐败现象;在哲理思考诗方面,如《题西林壁》中“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3)运用典故、引用诗词,展现深厚的文化底蕴。苏轼的诗歌创作中,常常运用典故、引用诗词,以增强作品的文化内涵。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引用了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既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也展现了苏轼对历史的深刻认识。此外,苏轼在诗歌中大量运用典故,如《和子由渑池怀旧》中“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典故,使得诗歌更具历史厚重感。
总之,乌台诗案前的苏轼诗歌创作,以其独特的“诗言志”理念、丰富的题材内容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第二章:乌台诗案对苏轼诗歌创作的影响
(1)乌台诗案对苏轼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次事件使苏轼的政治生涯遭遇重大挫折,被贬黄州。在此期间,苏轼的诗歌创作从早期的豪放洒脱转变为深沉内敛,诗歌主题也由政治讽刺转向了对人生哲理的探索。据统计,乌台诗案后,苏轼创作了约三百余首诗歌,其中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人生感悟的作品为主。
(2)乌台诗案后,苏轼的诗歌创作在艺术风格上发生了明显变化。他开始注重诗歌的意境营造,追求“诗中有画”的效果。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通过对赤壁古战场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壮阔的历史画面,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此外,苏轼在诗歌中运用大量的比喻、象征等手法,使作品更具表现力。
(3)乌台诗案对苏轼诗歌创作的影响还体现在诗歌题材的拓展上。在黄州时期,苏轼的诗歌创作题材更加广泛,包括山水田园、哲理思考、友情亲情等多个方面。如《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中对友情的抒发,以及《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对亲情的怀念,都体现了苏轼在逆境中对人性、人情的深刻感悟。这些作品不仅丰富了苏轼的诗歌创作,也为后世留下了许多传世佳作。
第三章:被贬黄州后苏轼诗歌创作的背景分析
(1)被贬黄州成为苏轼诗歌创作的重要转折点。在黄州期间,苏轼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从繁华的京城来到了偏远的黄州。这种环境的变化使得苏轼的诗歌创作背景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黄州的自然风光、民风民俗以及当地的文化氛围,都对苏轼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苏轼在黄州期间创作的《赤壁赋》,就是以黄州赤壁为背景,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自然景观的描绘,抒发了对人生和历史的深刻思考。
(2)乌台诗案后的政治压力和心灵创伤,成为苏轼诗歌创作的重要精神背景。在黄州,苏轼虽然远离了政治舞台,但内心的创伤并未愈合。他被贬黄州,不仅是因为诗歌中的讽刺,更是因为其政治立场与当时的统治者相左。在这种背景下,苏轼的诗歌创作更加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和内心世界的探索。他的诗作中常常流露出对命运的无奈和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便是这种心境的写照。
(3)黄州的地理环境和人文景观,为苏轼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黄州地处长江中游,自然风光秀丽,人文景观丰富。苏轼在黄州期间,游历了众多风景名胜,如赤壁、东坡、黄州古城等,这些景观不仅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成为了他诗歌中常见的意象。苏轼的诗歌,如《和子由渑池怀旧》、《题西林壁》等,都蕴含着黄州的自然美和人文精神,体现了苏轼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感情。
第四章:被贬黄州后苏轼诗歌创作的新特点
(1)被贬黄州后,苏轼的诗歌创作呈现出更加深沉的内省与哲理思考。他的作品不再仅仅是抒发个人情感,而是融入了更为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宇宙观念。如《赤壁赋》中,苏轼通过对赤壁古战场的描绘,抒发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哲思。这种哲理性的诗歌创作,使得苏轼的作品具有了更为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2)在黄州,苏轼的诗歌创作风格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从早期的豪放洒脱转向了更为含蓄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佰酚佰广告有限公司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问题研究-会计-毕业论文.docx
- 企业预算管理问题与对策论文.docx
- 企业内部控制五要素分析--以博元投资公司为例.docx
-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论文范文(合集6).docx
- 中国制造业FDI技术溢出效应——基于苏粤数据的实证与比较分析.docx
- 中华女子学院-硕士-毕业论文-文科类-格式模板范文合集.docx
- 江苏省江阴市文林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质量检测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 江苏省南京十三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 未来办公空间的规划与设计趋势.docx
- 普通酒店如何提升其娱乐设施的竞争力.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