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docx

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

1.根据文意,填入下列语段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但是,你们的黄金时代有限,现实终于要暴露的。这是我经验过来的情形,也是大人们谁也经验过的情形。我眼看见儿时的伴侣中的英雄、好汉,一个个退缩、顺从、妥协、屈服起来,到像绵羊的地步。我自己也是如此。“_______”,你们不久也要走这条路呢!

A.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B.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C.人生代代无穷已D.虎落平阳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准确、连贯的能力。

A.意思是后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在这里,作者以自己和儿时伴侣的经历,预见到孩子们不久也会像他们一样,从童真走向顺从现实,如同后人也会像今人看待前人的变化一样经历相似的成长过程,此句符合语境。

B.意思是后世的人如果只是哀叹而不引为鉴戒。而文段重点不是强调孩子们要引为鉴戒,而是说他们也会经历和前人相似的成长变化,该项不符合文意。

C.意思是人生一代一代地无穷无尽。此句侧重于强调生命的延续,没有体现出孩子们会像作者及儿时伴侣一样在成长中发生变化的意思,与文段语境不符。

D.“虎落平阳”比喻有权有势者或有实力者失去了自己的权势或优势。文段并非强调孩子们会失去优势,而是说他们会在成长中发生如前人一样的性格和行为上的改变,该项不符合文意。

故选A。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就《红楼梦》来说,作为一部伟大的作品,正因为它人物众多,类型多样,所以其内部是大体平衡的,这正是整本书阅读带来的一种对人物的全景式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人在阅读时更有可能取得整体的平衡。①即使仅仅在女性层面

②而探春又是一个很刚强的人

③《红楼梦》中人物性格也极为丰富

④《红楼梦》人物中有多愁善感的林黛玉

⑤也有理性能控制情感的薛宝钗

A.①③⑤④②B.①②③⑤④C.④⑤②①③D.④②⑤③①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排序的能力。

首先,根据横线前的“内部是大体平衡的,这正是整本书阅读带来的一种对人物的全景式理解”可知,后文应是对人物的“全景式理解”的进一步阐释,所以,后文应先从《红楼梦》中的人物说起。

④是总起句,引出《红楼梦》中的人物——林黛玉,⑤“也有理性能控制情感的薛宝钗”与④构成并列关系,是对林黛玉的补充。根据“有……也有……”的逻辑,④在⑤前,排除AB两项。

②“而探春又是一个很刚强的人”,“探春”也是《红楼梦》中的人物,是对前面内容的进一步补充,所以②应放在④⑤之后,排除D项。

①“即使仅仅在女性层面”,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指出仅仅从女性层面来看《红楼梦》中的人物,③“《红楼梦》中人物性格也极为丰富”,是对①的进一步阐释,指出《红楼梦》中的人物性格丰富。根据“即使……也”的逻辑关系,①应在③前。

最后的排序是:④⑤②①③。

故选C。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小说与事件

张定浩

①今天的很多小说书写者对理论往往有一种轻视,但轻视理论并不意味着就可以摆脱理论。相反,他们往往深受同时代最流行的理论思潮浸染而不自知,它们写得越是才华横溢,就越令人厌倦,因为在这些小说中,我们只能见到两种人:一个叙事的暴君和一群失败者。

②?D.H.劳伦斯告诫我们不要相信讲故事的人,要相信故事。但今天的很多小说中已经没有故事,只剩下一个叙事者,他要讲的唯一故事,就是他自己正在讲故事这件事。叙事者以一种貌似谦虚的受限视角,刷出了远超故事中人的存在感,甚至篡夺了原本属于人物的精神生活和行动能力。对很多小说书写者而言,这种流行的受限视角其实和伪全知视角一样,体现的都仅仅是他们自身。他们最终只是在想象他人的生活,而没有学会搁置自我,让故事中人自行生活,这两者的差别,正如白日梦与梦。

③众多文学评论为由失败者构成的小说世界辩护,认为这反映了现实,体现了小说家对当下现实的敏感。但何谓现实?波德里亚认为,我们通过大众媒体看到的现实,其实早已是一个被解码和编排过的“拟像世界”(《拟像的进程》)。不幸者被迫从活人降格为苦难的符号,成为有关失败现实的案例与信息;而我们作为幸存者,所做的一切并没有真的安慰到他们,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我们还在消费他们。要改变这一切,就要拒绝将生活简化成苦难以及有关苦难的信息。进而,就要在一个现实逐渐被拟像取代的信息世界中,用虚构的方式重建一个生机勃勃的艺术世界。假如生活确实是糟糕的,人已经习惯于拟像,那么就让这糟糕的生活和在拟像世界长大的人去重新学习效仿这个生机勃勃的艺术世界,而非相反。

④当代认知科学已经清楚地表明,类比是人类认知的核心,而且答案不唯一。如果abc变成ab

文档评论(0)

专注中高考语文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15年深耕,专注中高考语文资料收集整理!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1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