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北京九坛八庙——文庙.docxVIP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京九坛八庙——文庙

北京文庙,又名孔庙,先师庙,位于北京孔庙位于北京东城区安定门内国子监街13号?,为中国古代元、明、清三朝祭祀孔子的场所。始建于元大德六年(1302年),大德十年(1306年)建成,面积2.2万平方米?,明永乐九年(1411年)重建。?

北京孔庙坐北朝南,古建筑面积约有7400平方米。?主体建筑为沿中轴线分布,左右对称的中国传统建筑布局,三进院落,中轴线上的建筑从南向北依次为先师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门及崇圣祠,主体建筑都覆以黄色琉璃瓦。?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北京孔庙大规模修缮,民国五年(1916年)竣工。至此孔庙形成现有的规模和布局。北京孔庙进士题名碑为研究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重要文献资料。孔庙历经700多年的历史文化积淀,遗留下来的文物,成为研究中国古代科举、孔子儒学、建筑形式和文化内涵的重要史料和实物。

元大德六年(1302年),北京孔庙(文宜王庙)开始建造。

元大德十年(1306年),北京孔庙建成。根据“左庙右学”的礼制,同年在孔庙西侧,建国子监,又称太学。

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北京孔庙立“加号诏书碑”,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宜王”。在孔庙大成殿内设圣位。

元皇庆二年(1313年),皇庆二年开科取士后,并在北京孔庙内立进士题名碑。

元延祐三年(1316年)秋七月,北京孔庙立“加封颜子、曾子、子思子、孟子”碑,并陪亭。孔庙享宫城规制,四隅建角楼。

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皇帝下诏修葺北京孔庙庙宇。

元末,北京孔庙荒废。

明永乐初年,北京孔庙重新整治修缮。

明永乐元年(1403年),改称国子监孔子庙。

明永乐九年(1411年),北京孔庙整治修缮竣工,并修缮了大成殿。

明永乐十六年(1418年),戊戌科起至崇祯十六年(1643年)癸未科止,共在孔庙立进士题名碑77座,77次殿试开科取士22440名。

明宣德四年(1429年),修缮北京孔庙大成殿及两庑,并设先贤先儒。

明正统元年(1436年),孔庙前门内左侧修建明英宗“御制新建太学之碑”,三月初一建成。夏四月,以元学士吴澄从祀孔子庙庭。

明正统八年(1443年),修缮先师庙。

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在北京孔庙先师门外,修建屏墙。

明嘉靖九年(1530年),定孔子谥号为“至圣先师孔子”。改称大成殿为“先师庙”,大成门为“庙门”。塑像改为木主。四配、十哲神位改用木主。

明嘉靖九年(1530年),在大成殿后建“启圣榈”(现崇圣祠)。正堂五间,高三丈,广七丈八尺,深二丈五尺。

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定孔庙陪祭之制。

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北京文庙修缮,由青瓦改为琉璃瓦。

清顺治二年(1645年),将孔子神龛命名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

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将孔子神龛命名为“至圣先师孔子神位”。

清顺治三年(1646年)丙戌科至光绪三十年(1904年)甲辰科,共开殿士科118次,取进士26795名,并在孔庙立碑118座。加上元、明两朝,共198座,碑上镌刻51624名进士的姓、名、籍贯和他们的名次。

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修建先师庙西庑及“启圣祠”。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北京孔庙大成殿悬挂康熙御笔“万事师表”匾。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北京孔庙悬挂御书“大成殿”匾额。

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七月,在大成殿甬道东立《御制至圣先师孔子赞》碑,有亭。

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闰三月,在大成殿甬道西立《御制颜、曾、思、孟四子赞》碑,有亭。

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由和硕亲王主持修缮修先师庙,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完成。

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三月,在大成殿甬路西北立《御制平定朔漠告成太学》碑,有亭。

清雍正二年(1724年),加封孔子先师五代并为王爵,将“启圣祠”更名为“崇圣祠”。

清雍正三年五月(1725年),在大成殿甬路东南立《御制平定青海告成太学》碑,有亭。

清雍正三年乙巳孟秋(1725年),大成殿悬挂雍正御笔“生民未有”匾。

清雍正六年二月(1728年),在大成殿甬道西南立《御制仲丁诣祭文庙诗》碑,有亭。

清雍正八年(1730年),修缮先师庙。

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修缮孔庙东西庑。

清乾隆二年(1737年),开始修缮北京文庙,将国子监文庙大成门、大成殿改用黄瓦,崇圣祠用绿瓦。清乾隆三年(1738年)春二月完工。

清乾隆三年(1738年),大成殿悬挂乾隆御笔“与天地参”匾。

清乾隆三年(1738年),乾隆为北京孔庙题对联“齐家治国平天下信斯言也布在方策”,“率性修道致中和得其门者辟之宫墙”。

清乾隆四年十二月(1739年),在大成殿甬路东北立《御制文庙易盖黄瓦临雍纪事》碑,有亭。碑刻《御制乾隆庚申仲秋释奠》、《御制乾隆甲子仲秋释奠》诗。

清乾隆五十五

文档评论(0)

爱分享的达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爱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