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初三语文中考文言文真题练习.pdf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三语文中考文言文真题练习--第1页

初中中考文言文真题练习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世人无贤不肖,皆言“忍”。若真能忍,则其取祸必少,败事必寡。昔里中一富儿素悭,亦能从事于忍。

遇仇家欲嫁祸,乃贿一乞丐,于元旦托乞,故出言詈①之,富儿不为动;已复詈其妻子,富儿不胜忿,持

梃挞之,一击而毙,为仇家所持,竟坐②偿。此知从事于忍,至于难忍,而卒不能忍者也。刘忠宣公里居,

舟行水畔,一人方帽青衫,呼公名大骂,若为不闻也者。其人骂至五里许,倦而返。不逾月,一主政以公

差舟行,前一人复骂主事,如骂刘公者;主政曰:“何物怪人?横逆至此。”命抶③之二十,不数日死。及

死,乃知其宗室而病心④者,主政竟坐偿。人乃问忠宣曰:“公何以知此人宗室而不与较耶?”公曰:“余

备位卿贰⑤,彼知我而故詈之非有所恃何以及此余故不问。”此烛⑥患于未来,而能忍人之所不能忍者也。

吁,世之言忍者,能以刘公为法⑦,必能寡过。(选自江盈科《雪涛小说》,有删改)

【注释】①詈(lì):骂。②坐:犯罪。③抶(chi):笞,鞭打。④病心:指患心痛之疾。⑤备位卿贰:

备位,指任职,古时居官的自谦之词。卿贰,即二品、三品的京官。⑥烛:洞察。①法:规范,准则,模

范。此处指学习的糖样。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画线词。(4分)

(1)昔里中一富儿素悭(2)其人骂至五里许

(3)一主政以公差舟行(4)必能寡过

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分)

彼知我而故詈之非有所恃何以及此余故不问

3.翻译文言文时,将句子中的省略成分补充完整,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请在括号里写出省略

的内容。(3分)

(①)遇仇家欲嫁祸,(②)乃贿一乞丐,于元旦托乞,(丐)故出言詈之,富儿不为(③)

动。

4.“以刘公为法,必能寡过”,因为刘公的“忍”,是智慧的“忍”,请比较刘公与富儿(或主政)的表

现,分析刘公的智慧。(5分)

答案

14.(1)向来,一向(2)表约数(3)乘船,坐船(4)过错,犯错

15.被知我而故詈之/非有所恃/何以及此/余故不问

16.①富儿②仇家③之

17.文中的富儿,不能洞悉仇家“欲嫁祸”之心,亦不能洞察可能招致的祸患,当乞丐辱骂其妻子儿女时,

“不胜忿”,最终落得“坐偿”的结局(主政亦是如此)。而刘公面对大骂“若不闻”,体现的正是刘公

的智慧——他善于洞察人心:他认为对方“知我而故詈”一定是有所倚仗,有所谋求;他还能预判事情的

后果,知道不忍或将引来祸患。

二、文言文阅读(14分)

【甲】宾王,义乌人。七岁能赋诗。武后时,数上疏言事,除临海丞,鞅鞅不得志,弃官去。徐敬业乱,

署宾王为府属,为敬业传檄①天下,斥武后罪。后读之,但嘻笑,至“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矍

初三语文中考文言文真题练习--第1页

初三语文中考文言文真题练习--第2页

然②曰:“谁为之?”或以宾王对,后曰:“宰相安得失此人!”敬业败,宾王亡命,不知所之。(节选

自《唐才子传》)

【乙】唐考工员外郞宋之问以事累贬黜,后放还,至江南。游灵隐寺,夜月极明,长廊行吟,且为诗曰:

“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第一联搜奇覃思,终不如意。有老僧点长命灯,坐大禅床,问曰:“少年

夜久不寐思而吟讽甚苦何耶?”之问答日:“弟子业诗,适遇欲题此寺,而兴思不属。”僧曰:“试吟上联。”

即吟与之。再三吟讽,因曰:“何不

文档评论(0)

xxd99878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