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济南市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16分)
1.(9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济南是一座具有红色基因的城市,红色资源众多、内涵丰富。近年来,济南进一步加大对红色文化的挖掘力度,借助各种方式弘扬红色文化。
推出红色旅游线路。市文旅局精心推出“百年建党”“济南战役”“红色故居”等多条红色研学线路。沿着这些线路,游客可以缅怀革命先烈,感悟家国情怀。
讲好革命文物故事。在《山东省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中,济南市博物馆多件可移动革命文物入选。一张张请战决心书,诠释着先烈们矢志不渝的坚定信念;一面面荣誉锦旗,铭记着战士们前扑后继的英雄气概……济南市博物馆一直在努力让革命文物“活”起来,让它们去诉说一个个的革命故事,让更多人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
开展红色文化活动。红色戏剧展演、红色电影展播、红色故事品读……形式多样,喜闻乐见。不仅这些活动能帮助人们坚定理想信念、重温革命历史,还能提升城市美誉度。
(1)文段中加点字词的读音和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A.缅怀
B.矢(shǐ)
C.前扑后继
D.陶(táo)
(2)填入文段中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沁人心脾
B.动人心魄
C.胆战心惊
D.别出心裁
(3)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些活动不仅能帮助人们重温革命历史、坚定理想信念,还能加强城市美誉度。
B.这些活动不仅能帮助人们坚定理想信念、重温革命历史,还能加强城市美誉度。
C.这些活动不仅能帮助人们重温革命历史、坚定理想信念,还能提升城市美誉度。
D.不仅这些活动能帮助人们重温革命历史、坚定理想信念,还能提升城市美誉度。
2.(4分)学校开展红色研学问卷调研,结果如下图所示。
(1)请用一句话归纳你在以上两个图表中观察出的结论。(30字以内)
(2)请针对这一结论给学校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3.(3分)学校开展“探寻济南红”活动,设计了如下红色研学线路。研学归来,小语同学有感而发,仿照余光中的《乡愁》,写了一首题为《信仰》的小诗,请将其补充完整。
第一站
蔡公时纪念馆
再现蔡公时先生献身革命、誓死捍卫国家民族尊严的英勇事迹
第二站
济南战役纪念馆
真实展现华东野战军解放济南时炮火连天、冲锋陷阵的战争实景
第三站
章丘三涧溪村
在党领导下,全体村民艰苦奋斗,铺展共同富裕的乡村建设新画卷
信仰
那时候
信仰是滴入这片土地的热血
埋葬了黑暗
壮阔了山河
而现在
二、(36分)
4.(21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
甲
①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②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
①丁未之岁,冬暖无雪。戊中正月之三日始作,五日始霁。风寒冱而不消,至十日犹如故也。是夜月出,月与雪争烂,坐纸窗下,觉明彻异常。遂添衣起,登溪西小楼。楼临水下皆虚澄又四囿①于雪,若涂银,若泼汞,腾光照人。月映清波间,树影滉弄②,又若镜中见疏发。离离然③可爱。寒泱肌肤,清入肺腑。
②因凭栏楯上。仰而茫然,俯而恍然,神与物融,人观两奇,盖天将致我于太素之乡④。尚思天下名山川宜大乎此也,其雪与月当有神矣。乃浩歌下楼,夜已过二鼓矣。仍归窗间,独坐若失。念平生此景亦不屡遇,因笔之。
(沈周《记雪月之观》,有删改)
【注释】①囿(yòu):覆盖。②滉(huàng)弄:摇动,摇曳。③离离然:分明的样子。④太素之乡:宇宙之间。
(1)下列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日更定矣”是金陵人”“是夜月出”中的三个“是”,意思均相同。
B.“风寒冱而不消”中“冱”是“冫”旁,可推断“冱”的意思与寒冷有关。
C.“念平生此景亦不屡遇”与“念无与为乐者”中的两个“念”,意思相同。
D.“因笔之”中的“笔”与“一狼洞其中”中的“洞”,都是名词用作动词。
(2)下列对文中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与“始一反焉”中的两个“焉”,意义和用法不同。
B.“乃浩歌下楼”与“乃不知有汉”中的两个“乃”,意义和用法不同。
C.“更定”中的“更”和“二鼓”中的“鼓”,都是古代夜
文档评论(0)